秦余風味,終身回味——“宣平小吃”創意解讀
導讀:
1月6日,《金華日報》整版報道了武義縣“宣平小吃”區域公用品牌的打造模式和建設成效,盛贊“宣平小吃”品牌建設模式把生態旅游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農業產業升級,推動“三農”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宣平小吃”是由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擔綱設計完成的武義縣農家傳統特色小吃區域公用品牌。2019年4月,該品牌在柳城“三月三”畬族歌會期間舉辦品牌發布會,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闖受邀參加,并代表研究院設計團隊為“宣平小吃”品牌做創意解讀。
01歷史起源——江南桃花源
宣平,是原縣名,有著506年縣制歷史,即今天的浙江省武義縣柳城鎮,是浙江著名的畬族聚集鎮。畬族是它的代表性元素。這里的特色小吃有81種之多,分散在中國傳統的24節氣中,不同的節氣,享用不同的小吃。這是帶有畬族文化印記和畬族儀式感的畬味小吃。
人類學研究表明,畬族起源于秦漢時期,是越人后裔;自唐中期開始,自福建羅源遷入浙江。因此,唐代詩人孟浩然在《宿武陽川》中寫道,“雞鳴問何處,人物是秦余”。孟浩然用“秦余”來表達的是“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這種生動鮮活又寧靜悠遠的鄉村生活。這便要追溯到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所寫的生活場景,即“自先世避秦時亂”,遷居桃花源,隱世不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便是“秦余”的來歷。這是一種自給自足的、原生態的、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場景。所以,秦余,字面意思是秦代遺民、遺跡、秦代流傳下來的風物。實際指代的是古樸的、原生態的生活方式,是中國傳統的原汁原味的鄉村煙火。這正好對應了宣平小吃所在的武義。它位于浙中腹地,民風淳樸、古村隱逸、古寺祥和、山青水秀,又是溫泉康養之城,正是江南的桃花源。
基于上述歷史背景,團隊首先提煉出“秦余風味”品牌核心價值,表明它的地道風味、原汁原味和畬族風味。
02價值提煉——秦余風味地
在諸多消費者對小吃的認知體驗中,如獨特性(即別的地方沒有或樣式獨特)、營養價值高、好看的外觀、好玩(有趣味性和體驗感)等,最直接的特征是好吃(味蕾的體驗)。宣平小吃的這些特征來自于武義當地的新鮮食材、制作手藝和畬族特有的文化風情。但消費者對小吃的消費體驗和消費行為不是同一的,它是有層級的。概括來說,它有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愉悅滿足的體驗,可能來自于一次偶然消費;第二層面,能夠讓消費者念念不忘,帶來多次重復消費;第三層面,就是深入人心,讓消費者終身消費。
因此,團隊將宣平小吃帶給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提煉為“終身回味”。由此,團隊確立宣平小吃的品牌口號為“秦余風味,終身回味”。
03視覺設計——情寄鄉愁心
在品牌LOGO設計上,設計團隊選取了小吃生產的場景和符號作為創意點,即一個熱氣騰騰的鍋灶,展現的是小吃做好,即將新鮮出爐的那個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紅色的火焰、熱氣騰騰的蒸汽、磚砌的灶臺,一個動感的符號即刻喚醒了消費者兒時在鍋灶前等候小吃出鍋的鄉愁記憶。
品牌LOGO
品牌輔助圖形采用畬族的服飾、武義地標熟溪橋和當地粉墻黛瓦的建筑樣式,融入武義的秀美山水、宣蓮和梨花等元素,勾勒出屬于武義的差異化品牌形象。
豎版海報 節氣海報
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