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公用品牌探索之旅(59)我看鄉村組團式發展
導語
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樣,區域公用品牌發展之路蜿蜒曲折。從理論空白的填補,到落地團隊的組建,從不被認可,到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之中,探索者的篤定前行,終為中國農業、鄉村的品牌化發展引出一條寬闊大道。
本書集結了蔣文龍會長20多年來的見聞和思考,其中不乏極具參考意義的經驗總結,透過他平實而洞見的文字,我們將一窺區域公用品牌的過去、現在,以及可以期待的將來。
“盡管在“千萬工程”推進過程中,浙江一直在強調避免千村一面,強調要因地制宜、突出個性差異,強調要進行歷史文化的保護;盡管在鄉村建設規劃中,有的會涉及品牌,如設計村莊 Logo 甚至創意傳播口號,但將鄉村作為一個品牌進行系統,深入、獨立研究實踐的,仍然是處于蠻荒狀態。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日趨完善,品牌化經營成為呼之欲出的一個新的重大的命題。”
我看鄉村組團式發展
近兩年,組團式、片化發展在浙江鄉村蔚然成風。2022年2月浙江省公布了100個未來鄉村示范村,據統計,有25個打破了村域疆界,以組團式、區片化的形象位列其中。在地方上,湖州推出了“組團式未來鄉村”,計劃每年建設10個左右的樣板片區,市財政給予每個片區1500萬元獎勵。浙江第一財神縣余杭,今年開始,要求每個鄉鎮街道打造“未來鄉村示范帶”,區財政投入每條示范帶資金1.2億元到1.5億元。那么,組團式發展的本質是什么,對鄉村旅游意味著什么?需要我們對此現象有個總體認識和把握。
圖片來源新華社
第一,組團發展是在共富背景下所做的市場化新探索。改革開放以來,農業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種變化,更多的是通過政策松綁,激發出農民創新創業的活力,實現了個體價值的充分發揮。相對而言,我們“分”得很徹底,將“分”的這篇文章做足了,做透了,做到了淋漓盡致,但卻忽視了“統”的一面,以致集體名存實亡,成為“空殼村”,失去了帶動和引領能力。最終造成的結果是,農民只能背井離鄉外出務工,在家務農的只能遠離二三產業。鄉村與城市的距離越拉越遠。
鄉村旅游是農業向三產延伸、爭取獲得更大利益的機會。但現實中,鄉村生產要素碎片化、資源配置不合理,造成了大量閑置,無法利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如何通過組織化變革,去適應生產力新的發展?我覺得答案再清楚不過,這就是充分發揮村集體作用,讓村集體走上前臺,承擔起更多的“統”責任。
但單個村所具有的旅游資源往往仍然有限,在鄉村旅游不斷升級的今天,我們只有站在更高位置、更廣角度,通過組團、區片,對生態環境、山水資源、產業發展、交通設施建設,進行更好的規劃、整合,才能構建起新的發展優勢。因此,村集體之間將“小舢板”搭建成以組團、區片為特征的“大貨輪”,不僅是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也是市場競爭、消費升級的必然結果。我們只有抓住機會,順勢而為,真正認識到其意義和價值,才能實現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
當然,這個“統”并非大集體、大鍋飯,而是生產力充分發展之后新的聯合,是競爭催生出的市場化合作,是為了尋求發展而做出的自覺選擇。
湖州市長興縣小浦鎮杏福八都岕片區圖片來源“湖州發布”公眾號
第二,組團發展的成敗決定于是否構建起運營實體。組團式、區片化發展是鄉村走向經營過程中的自覺行為,帶有強烈的市場化取向,而并非是簡單的行政干預的產物。可以說,這種方式是鄉村謀求新發展的組織化探索,是鄉村旅游迭代升級的一次組織蛻變,但事實上,這種組織方式至今仍然是形式上的“合”,是貌合神離。我以為,衡量其是真合還是假合,唯一的標志是,是否構建起了利益聯結的市場化運營實體。在這個實體中,大家將鄉村資源共同投入其中,聘請職業經理進行專業運營,風險共擔、利益共沾,一榮共榮、一損俱損。假如沒有形成這樣的市場化主體,組團式、區片化發展只能是口號,是愿景,而不可能真正落地,產生實質性作用。
這方面,徑山鎮走在了前列。該鎮將15個村社根據資源特色,分成3個組團,進行資源互補,抱團發展。這給鄉村旅游迭代升級提供了條件。例如小古城等五個村社,共同組建了新的市場主體——小古城實業。在苕溪綠道環線、小古城綠道及鏡潭湖公園基礎上,建設小古城大環線,將諸多業態串點成線,實現統一管理,共建共享。2021年集體經濟收入871萬元,景點門票收入250萬元,同比增長212.5%。組團式、區片化發展展現出了巨大的前景。
小古城村彩虹滑道圖片來源“杭州農業農村”公眾號
當然,資源如何量化入股,經營如何決策、如何有效監管等等一系列問題,還有待于更多的地方展開實踐探索,在此基礎上形成科學規范的方法。
第三,組團發展的未來必定在于品牌化經營。構建市場化運營主體,也并不是簡單地一“合”了事。有的組團盡管組建了市場化運營實體,但其實是換湯不換藥,因為并沒有明確新的發展定位。因此我認為,組建實體僅僅是組團發展走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第二步緊接著就是對品牌進行定位包裝,實現品牌化經營。
所謂品牌化經營,指的是以農業為基礎,以鄉村空間為載體,利用自然、歷史、文化、產業資源,通過差異化定位,進行整體包裝設計營銷的方法。品牌化經營并非簡單地經營傳統農產品,而是經營鄉村的整體形象,是鄉村發展方式的重大轉變。
從村集體發展到組團式發展,我們需要對資源進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形成新的優勢,以便參與更高層面的競爭。組團之前,你的定位對象只是村落,只要符合每個村落的資源特色;組團之后,你就必須通過盤點、重組,讓組團的個性價值、差異化優勢重新得到確立,讓組團能夠以新形象展現在游客前面,創造出新的價值。因此,那種組建了市場化主體,但卻并沒有構建起品牌新形象的組團,是不可能獲得市場主動權的。
各位,組團式、區片化發展,是浙江鄉村旅游滿足多元消費的一種新探索,還有大量問題值得我們大家共同探討。我相信,只有通過市場化、實體化、品牌化,才能讓組團真正組在一起,團在一起,最終實現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的“雙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