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標館 | 湖南民運會,我被一杯江華苦茶迷了眼
導 語
自2022年4月23日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形象館正式面向全球發布以來,一、二批入館的共計52個品牌,通過文字與圖像,在云上展示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的品牌內涵、品牌產品、品牌形象,呈現有關中國地理標志品牌的學術研究成果。
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攜手芒種品牌智庫推出全新地標館系列欄目,與大家共同賞析精彩的品牌創意與設計思路,讓優秀的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走進千家萬戶,也讓地標館被更多人知曉。
掃描圖中二維碼可瀏覽中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形象館官方網站。
8月20日上午,
湖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第一階段
在江華正式開賽。
射弩、陀螺、押加、蹴球、毽球……
是誰羨慕了我不說。
蹴球現場 圖源 永州頭條
奇妙的比賽目不暇接,
在賽場之外,我卻被一杯茶迷住了。
來到江華,就不得不提到瑤族。
江華全稱江華瑤族自治縣,隸屬湖南省永州市,
作為古時東方“九黎”的后代,
瑤族在中國華南地區分布相當廣泛,
江華更是全國12個瑤族自治縣中瑤族人口最多的縣,
有“神州瑤都”之稱。
相傳遠古時期,部落戰火連連。盤瓠感念蒼生,下凡轉世為龍犬。西方犬戎部落入侵華夏,帝嚳出榜招賢,稱誰能斬下犬戎吳將軍首級,就把三公主嫁給他。龍犬盤瓠千里奔襲,成功取下首級。三公主仰慕盤瓠英勇,芳心暗許。婚后,二人鏟奸除惡,造福百姓。遇仙人指點,盤瓠化為人形,并被帝嚳敕封為王,世稱“盤王”。之后,盤王和三公主生下六男六女,帝嚳各賜一個姓氏,成為瑤族最早的十二姓。
數千年前,瑤族先民遷徙至江華,
深山密林,到處彌漫著瘴氣。
為了對抗環境,瑤族人發現,
飲用苦茶能夠去濕、祛寒、祛瘴,
當地也流傳用陳年苦茶治療感冒、關節炎等疾病。
在瑤族的故事中,
苦茶是為祖先盤王解毒的神草,
也是瑤族人居家生活的必備品。
于是,江華苦茶又被譽為“瑤都神草”。
五嶺山脈萌渚嶺山系所盤亙的江華,
多的是上百年不修邊幅的野生古茶樹,
采摘茶葉需要爬到一定高度樹干上,非常危險。
因此,智慧的瑤族人民也逐漸開始
以果為餌,訓猴采茶。
古法制茶的方式也相當“野”。
古法苦茶“古”、“苦”、“長”、“早”,
十分耐泡。
第一碗洗茶水一般不品飲,
茶湯帶有重重的火煙味和苦澀味,
但回甘明顯,先苦后甜,茶香平而綿長。
沖到五六碗水時,茶水味依然濃,
正應了一句瑤族的俗話:
“頭碗水,二碗茶,三碗、四碗盡量呷!”
由于現代工藝發展,
江華苦茶已經避開了苦味
苦茶不再苦了。
既然“苦茶不苦”
那為何仍叫“江華苦茶”?
苦茶之名,其實源于一個美麗的誤會:
當遠方貴客到來時,主人會敬上一碗茶。
客人笑問,這是什么茶?
瑤家人答:“苦茶”。
因瑤語“好”與漢語“苦”諧音,
便被大家叫成了“苦茶”,
名稱便如此延續了下來。
由此,江華苦茶的品牌口號也成為:
1 “好茶”呼應了瑤族語言與漢語言的奇妙諧音
2 巧妙地傳遞了“苦即是好”的寓意
3 強調“瑤山”,強調其生態環境背書
包裝應用
在包裝設計方面,也將江華苦茶定位為“禮”。
保留瑤族元素的同時強化現代元素
將“野”的江華苦茶,轉變為瑤家之“禮”
將屬于民族的苦茶,
推向更為廣闊的市場。
9月2日上午,
2022第十四屆湖南茶業博覽會開幕式
暨江華苦茶推介會舉行。
活動現場,
江華獲得“中國蜜香紅茶之鄉”、
“湖南紅茶核心產區”稱號
1600家參展企業現場成交總額達2.68億元……
江華苦茶正在奮力書寫全新的品牌故事。
一杯茶飲盡,
還有更多的故事等你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