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公用品牌探索之旅(18)▏創建區域公用品牌的N個理由
導語
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樣,區域公用品牌發展之路蜿蜒曲折。從理論空白的填補,到落地團隊的組建,從不被認可,到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之中,探索者的篤定前行,終為中國農業、鄉村的品牌化發展引出一條寬闊大道。
本書集結了蔣文龍會長20多年來的見聞和思考,其中不乏極具參考意義的經驗總結,透過他平實而洞見的文字,我們將一窺區域公用品牌的過去、現在,以及可以期待的將來。
“一號文件的頒發,讓區域公用品牌第一次登堂入室,以鮮明的形象走進農業領域。”
創建區域公用品牌的N個理由
理由 1:小農接軌大市場的需要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實現的農業經營制度,是千家萬戶的聯產承包責任制。這種制度帶來的好處是,極大地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解放了生產力,以最快的速度解決了農產品供給難題。但無可避免也形成了弊端,這就是勞動生產效率的低下。中國的基本地形特征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北方地區規模化生產程度比較高,但在70%的南方山區半山區,業態分散、主體弱小是無可避免的現實。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度,國土面積中 70% 為山區半山區。加上家庭聯產承包這一基本經營制度的實施,造成農業產業多、小、散的基本特點。面對這一背景,中國農業品牌化何去何從,答案不言自明。
圖為浙江麗水典型的地形地貌。
不管走到南方山區的哪個縣域,我們都會看到統計報表上的數據是,主導產業有十大之多,而新型經營主體的數量至少在500家以上,但每家主體的產值或銷售額,都只有區區幾百萬。如此規模的主體,無論是龍頭企業還是合作社或者家庭農場,怎么可能獨立創品牌,怎么可能通過品牌走向市場、創造溢價?
對廣大的生產主體而言,他們不是不需要品牌,而是沒有辦法創品牌。首先,一畝三分地的規模,創品牌明顯并不經濟;其次,即使有此想法,也是要錢沒錢、要專業沒專業,要資源沒資源,而品牌打造需要持續的、長線的投資。
生產方式決定著品牌建設的道路選擇。我們注意到,歐美尤其是一些新大陸移民國家,實行的是私有化的大農場制,其生產規模往往讓人嘆為觀止。與中國廣大的小農截然不同,他們完全有能力獨立創建品牌。
在中國,區域公用品牌可以視作政府提供的一種公共服務,是一種幫助小農對接現代農業的抓手。在現代農業發展中,小農最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務是什么,無疑是市場與營銷不可或缺的品牌。
中國政府是全能型的強勢政府,在資金、人才、資源上都有充分的資源掌控,他們對地方農業發展負有責任,也具有推動經濟發展的沖動,因此無論是客觀條件還是主管意識,都具備打造區域公用品牌的基礎。只要在生產標準、品牌傳播等方面實行統一,區域公用品牌將很快樹立起形象,并收到效果。
理由 2:由農產品生產的基本特征所決定
眾所周知,農產品因受品種、加工工藝、生長環境、歷史文化等因素影響,具有獨特的品質特征,這種特征完全受地域因素決定。脫離了獨特的區域,農產品的獨特風味就可能消失殆盡。這就是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的基礎,是世界公認的,也是與工業和服務業具有本質不同的地方。“橘生淮南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因為農產品具有顯著的區域特征,因此,往往成為大眾認知一個地方的金名片。比如浙江安吉,在成為“兩山理論”發祥地而廣為社會所知之前,許多人常常將浙江安吉誤以為是江西吉安。而恰恰是通過安吉白茶,讓許多人認識了浙江有安吉這么一個地方。
正是基于對農產品獨特作用的深刻認識,基于對地域和產業之間辯證關系的把握,諸多地方政府抱有巨大熱情,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這不僅有利于產業發展、農民增收,而且將大大推動地方形象的塑造和傳播,給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全方位的、深刻的影響:當一個地域與一個產品品類緊密相連,難分難離之時,這個地域和產品就將變成永恒的記憶。因此,建立地域和品類之間強關聯,讓兩者相互賦能,是經濟發展的一種理想模式。
那么,區域性的全品類品牌,是否像有人所說的那樣,因為品類模糊、內涵不清,因此應該被摒棄呢?我認為并非如此。因為品牌的內涵的挖掘涉及歷史文化、生態環境、產業特色等諸多方面,只要提煉出具有區域特性的核心價值,品牌被人認知并非不可能。例如我們打造的“麗水山耕”,原生態的環境和農耕文化撲面而來;“濟寧禮饗”則將山東孔孟之鄉的儒家文化盡含其中;“天賦河套”則展現了九曲黃河中河套文化的精髓。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事實上,作為認證型品牌,并不一定需要具體產品作為支撐。很多時候,它揭示或者說明的,只是一種文化概念。猶如好客山東、老家河南、多彩貴州、詩畫浙江、大美新疆等等。盡管并沒有對應具體的產品,但在整體提升地域形象上,所發揮的作用無疑是不可估量的。
理由 3:基于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研究發現,人們消費農產品時,往往表現出與消費工業品時不同的習慣,就是先問產地,再問價格。這是基于消費者認為,盡管是同一品類的農產品,但因為所處兩地,而必然具有品質差異。工業品的生產和消費則不存在這種狀況,這是由工業品高度標準化的特點所決定的。
同一個品種的蘋果,因為產地的不同,具有著不同的品質特征。如煙臺因為地處海邊,所產蘋果果個較大,硬度偏低,皮薄汁多,糖份含量偏低;萬榮蘋果因為地處黃土高原,土層深厚、光照充足,往往果個適中,硬度適中,皮薄汁多,甜度適中;新疆阿克蘇蘋果,由于溫差較大,適于糖分轉化,因此果個較大,硬度較高,皮厚汁多,甜度較高。這為消費者提供了多元選擇的機會。
品牌是產品鏈接消費者的工具;品牌也是消費者感知產品的路徑。多元化的消費習慣,決定了我們必須強化品牌的地域概念。通過地域的區隔,來彰顯獨特的產品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