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公用品牌探索之旅(26)▏看“衢州有禮”如何協同“三衢味”
導語
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樣,區域公用品牌發展之路蜿蜒曲折。從理論空白的填補,到落地團隊的組建,從不被認可,到寫入中央一號文件之中,探索者的篤定前行,終為中國農業、鄉村的品牌化發展引出一條寬闊大道。
本書集結了蔣文龍會長20多年來的見聞和思考,其中不乏極具參考意義的經驗總結,透過他平實而洞見的文字,我們將一窺區域公用品牌的過去、現在,以及可以期待的將來。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衡量任何一個事物的成敗得失,必然是一分為二的。”
(作者蔣文龍,原載《農民日報》2020 年 10 月 29 日)
看“衢州有禮”如何協同“三衢味”
不久前,一張浙江衢州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引起關注:畫面中,衢州“兩會”代表在相互作揖致禮。質疑者認為,“作揖”是封建時代的產物,如此品牌推廣豈不影響“兩會”的嚴肅性?
但更多人則認為,正是拱手作揖這一動作,既是疫情防控保持社交距離的需要,更是生動直觀地呈現“衢州有禮”的人文傳承,讓品牌具有了生動直觀的傳播性。
如今,在衢州,隨處可見當地干部群眾拱手作揖。市委書記徐文光更是帶頭踐行。每當會客、見面、告別,他總是主動拱手向對方行作揖禮。每次作揖,幾乎都會引起一番熱烈的議論。而在議論中,品牌深入人心,廣為認知。
衢州有禮,“禮”從何來?
衢州地處浙西,是傳統的農業大市。在百舸爭流的經濟競爭中,衢州一直處在弱勢地位。人們形容衢州文化是不溫不火、不急不慢、不爭不搶。究其根本,衢州作為南孔一脈繁衍生息之地,千百年來,深受儒家中庸文化影響。與其他地區相比,衢州人的個性脾氣、為人處世,更多了一份勤勉、謙和與低調。
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考察衢州后說:“衢州歷史悠久,是南孔圣地,孔子文化值得很好挖掘、大力弘揚,這一‘子’要重重地落下去。”
衢州市委書記徐文光認為,打造獨具個性的城市品牌,不僅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更是弘揚文化、營造氛圍、推進發展的現實需要。“哪個城市文化底蘊深、歸屬感強,哪個城市就有可能更好地吸引資源要素、集聚人才資金,處于競爭的有利地位。而這種文化,最終將通過品牌得以集中呈現。”
那么,衢州城市品牌的核心價值究竟何在?其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衢州是南孔圣地,也意味著“禮”在衢州城市品牌中的核心價值。孔子在《論語》中說:“不學禮,無以立。”當今浙商文化中崇學尚禮、義利并舉、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等思想,無不與南孔淵源深厚。
衢州在認真分析研究后,決定從“禮”出發,打造“一座最有禮的城市”。“南孔圣地·衢州有禮”的城市品牌由此面世。在符號體系上,則構建起孔子行作揖禮手勢的品牌主形象。
城市品牌打造專班副主任吳良軍解釋認為,“衢州有禮”的內涵十分豐富:一是對自然有禮,就是對自然有敬畏之心,保護好衢州優良的自然生態;二是對社會有禮,就是人與人之間,對他人、客商、所有人都文明有禮,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三是對歷史有禮,就是把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挖掘好、發揚好,實現南孔文化復興、南孔古城復興;四是對未來有禮,就是把握未來發展趨勢,加大對外開放協作力度,大力培育新經濟、新動能,建設活力新衢州。
完成頂層設計之后,衢州在全市層面進行整合,把品牌、口號、資源統起來,把市本級和各縣(市、區)統起來,“天下龍游”“運動柯城”“錦繡江山”等縣域品牌全部集中在“衢州有禮”之下,實現一體設計、一體策劃、一體傳播,捏指成拳,形成了強大的合力。
衢州終于找到了遺落已久的文化靈魂。
如今在衢州,所有的公共空間幾乎都能看到“衢州有禮”的身影,甚至所有的公務車車身上,都呈現著個性鮮明的品牌形象。不管你走到衢州的城市還是鄉村,哪怕下轄的縣市區,不經意間,也都能領略到“衢州有禮”的品牌風采。一時間,時時有禮、處處有禮,整個衢州處在“禮”的密集覆蓋之下。
衢州有禮,“禮”為何物?
“南孔圣地·衢州有禮”,不僅體現了對衢州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而且展現了衢州面向未來的開放與自信,但在傳遞這一自身獨特的品牌形象之外,如何將品牌形象進行物化,讓資產能夠變現,是一個必須解決的現實課題。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衢州的另一個品牌:三衢味。這個衢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盡管早在 2016年就已經注冊,但因為沒有進行相應的文化內涵挖掘和形象體系設計,所以在提升產品附加值等方面一直難有作為。“衢州有禮”的橫空出世,讓“三衢味”的重塑找到了目標,找到了方向:衢州的“禮”,不僅包含了文創、旅游、大健康等產業,農產品更是題中應有之義。
作為浙、閩、贛、皖四省交通樞紐,衢州地形地貌豐富多樣,適宜于各種農作物生長。已經培育出了糧油、柑橘、畜禽、蔬菜、食用菌等八大農業支柱產業,并擁有19個“中國特產之鄉”稱號,但 “三衢味”究竟是什么“味”?與其它地方相比,衢州農產品的個性和差異表現在哪里?如何借助“南孔圣地·衢州有禮”這個衢州最大的“IP”,賦予“三衢味”以文化內涵?
打開大門的鑰匙,就在于“三衢味”的核心價值。一方面,這一核心價值必須體現衢州南孔文化的內涵,另一方面,必須與衢州的自然環境、農產品特色相一致。換一個說法:“三衢味”盡管和“衢州有禮”是兩個品牌,但兩者之間應該緊密關聯。這種關聯必須通過核心價值的提煉,進行巧妙的鏈接、自然的過渡。
儒家文化給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于“仁義禮智信”。“五常”中,初看似乎只有“信”,與市場經營有著關系。但實際上,“五常”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可以用一個“真”字加以概括提煉。而“真”,恰恰是消費者最渴望得到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衢州的農產品,不僅產自真山水,具有真性情,屬于真食材,難忘真滋味,而且,深刻傳承了儒家文化的內涵,表達了衢州農產品與眾不同的特征。“真”與“禮”互為里表,“禮”是“真”的外化,“真”為“禮”的內涵。“真”與“禮”之間,不是相互脫節的各自表達,而是融為一體的相互支撐。
“三衢味,衢州有真味!”的品牌口號由此問世。不僅傳遞出衢州農產品的內涵特征,同時也體現了新中產追求人生真諦的一種消費判斷。更耐人尋味的,是在兩個品牌之間,實現了核心價值的巧妙銜接。
“衢州有禮”和“三衢味”/圖片來源“三衢味官方”公眾號
協同傳播,相得益彰
“衢州有禮”與“三衢味”的價值溝通,讓品牌資源協同共享找到了路徑。但要真正形成品牌合力,整合各方面的資源,進行統一的傳播推廣必不可少。
“三衢味”品牌主管是衢州市供銷社,“衢州有禮”的傳播則由衢州市委宣傳部負責。為了杜絕“兩張皮”現象,衢州一開始就致力于構建長效協同傳播機制。
在“衢州有禮”城市品牌各項推廣活動中,將“三衢味”品牌元素和產品融入其中,多媒體、多渠道和多形式宣傳推廣“三衢味”。2019年在杭州、西安、重慶、沈陽、大連、廣州等地舉辦城市品牌推介活動時,“三衢味”產品不僅作為伴手禮,而且每場推介會都劃出專門區域,用于“三衢味”品牌和產品展示,一方面帶動“三衢味”品牌走向了全國,另一方面,也通過“三衢味”,讓消費者對“衢州有禮”達成進一步深入的理解。這一年,“三衢味”系列產品還被帶到中國城市大會、第四屆博鰲國際旅游傳播論壇等重大活動現場,贏得許多朋友的興趣和贊賞。
在渠道層面,衢州市供銷社和當地國企東方集團合作,共同組建品牌運營公司,利用其全覆蓋的酒店、超市系統,進行“三衢味”產品的落地推廣。俗話說,渠道和貨架是最佳的品牌推廣場所,人們看見,在“三衢味”開設的數十家門店中,“衢州有禮”的品牌形象和口號同樣赫然在目。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用門店和渠道優勢,進行協同傳播,取得了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2020年,衢州計劃舉辦“禮遇北上廣·衢州城市品牌宣傳周”和全國重點城市的“城市品牌云推介”,也已將“三衢味”營銷納入了系列活動之中;在建立城市品牌產品代言體系中,“三衢味”品牌產品將作優先考量;“衢州有禮”集體商標,也將引導和鼓勵“三衢味”產品企業優先使用;在“衢州有禮”號高鐵列車的小桌板上,也將出現“三衢味”系列產品的身影。
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闖認為,當前,城市品牌和農業品牌建設已經蔚為大觀,但相互之間常常脫節,互不相干,有的甚至在品牌價值的傳遞上出現矛盾、沖突,不僅難以形成合力,反而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衢州的可貴之處在于,注重核心價值的一以貫之,并施行全覆蓋的整合傳播、一體傳播,大大增強了品牌的科學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