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扶貧品牌行動和優秀帶頭人”名單發布儀式在京舉行
9月27日上午,由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手藝網承辦的“非遺扶貧品牌行動和優秀帶頭人”名單發布儀式在國家圖書館舉行。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業務指導。這是面向全國非遺領域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的一項綜合推廣活動,旨在弘揚非遺助力精準扶貧蘊含的時代精神,總結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經驗,宣傳推廣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成果,大力營造關注、支持和參與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的社會氛圍。文化和旅游部和國務院扶貧辦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部分獲獎代表和專家參加發布儀式。
發布儀式現場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工作部署,充分發揮文化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會同國務院扶貧辦共同開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支持各地以市場潛力大、帶動就業強的傳統工藝項目為依托,以培訓為重要抓手,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學習傳統工藝和相關技能,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經過兩年實踐,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已經成為各地文化和旅游扶貧的重要抓手,在促進社會消費、推動復工復產、助力脫貧攻堅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總編輯兼《中國文化報》社總編輯宋合意宣布“非遺扶貧品牌行動和優秀帶頭人”名單
發布會上,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總編輯兼《中國文化報》社總編輯宋合意宣布了“非遺扶貧品牌行動和優秀帶頭人”名單,同時播放“非遺扶貧品牌行動”“非遺扶貧優秀帶頭人”宣傳片。“山里DOU是好風光”項目、中央美術學院建三地傳統工藝工作站、丹寨萬達小鎮、“讓媽媽回家”計劃、西秦刺繡助力精準脫貧行動、《創意貴州》文旅創意扶貧項目、全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媽媽制造項目、隴原巧手公司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非遺帶頭人計劃、非遺研培創新助力精準扶貧行動、盛京滿繡文化產業扶貧項目、唯品會唯愛工坊項目、魯渝共建非遺扶貧項目、疆繡扶貧行動等15個活動、項目、計劃;王光榮、韋清花、石麗平、石佳、旦增曲扎、喬進雙梅、宋水仙、張多堂、哈承清、錢美榮、黃建華、程銀貴等12名在非遺扶貧領域示范帶動成效顯著的傳承人、企業負責人榜上有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出席發布儀式
中國民協文化研究所所長王錦強出席發布儀式
“非遺扶貧品牌行動和優秀帶頭人”推選活動自2020年1月開展以來,得到各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掀起了地方文化和旅游廳、非遺項目保護單位、文化生態保護區、非遺扶貧就業工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以及相關團體、個人的申報熱潮,至5月初,在非遺傳承人、高校、企業等社會各界力量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下,主辦方共計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申報材料415份,其中甘肅、青海、貴州、四川等地的申報最為踴躍,涉及的非遺項目有剪紙、布糊畫、鐵編技藝、苗繡、蠟染等150余項,涌現出一批非遺助力精準扶貧的品牌行動和優秀帶頭人,探索創造了許多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和優秀案例。
扶貧品牌行動代表:中央美術學院駐云南劍川傳統工藝工作站站長強勇
優秀帶頭人代表:湘西七繡坊苗服飾文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石佳
“非遺扶貧品牌行動和優秀帶頭人”評審工作由非遺和扶貧領域的權威專家,媒體部門負責人,以及電商平臺業務代表組成評委專家組,經過初評、復評、最終審核,遴選出27個具有代表性的項目與典型人物,推出本次“非遺扶貧品牌行動和優秀帶頭人”入選名單,有效保證活動評審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本次發布會采用“線下+線上”結合的方式開展,快手、微博、騰訊微視等網絡平臺全程直播。儀式現場,劍川土陶、彝族銀飾、赤水竹編茶具、尼木古寶、果洛藏銀鍛造布依族織錦皮包等近百款非遺扶貧產品的亮相激起了嘉賓和觀眾的熱情,不僅展示了傳統元素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拓展和應用,也展現了非遺助力精準扶貧的成果與成效。
近期,中國文化傳媒集團還將啟動“百城百藝”非遺直播電商計劃,通過整合全國各地非遺和旅游資源,優先選取發布名單中的申報單位和帶頭人,為他們提供產品設計提升、市場渠道拓展等方面的支持,開展技藝傳授、項目宣傳、直播電商等多項工作,借助新媒體、新技術和新傳播形式,助力傳統工藝的保護與傳承。
非遺扶貧展品之山西廣靈剪紙
非遺扶貧展品之手工苗繡團扇
非遺扶貧產品之布扎瓦貓飾品系列
附:
2020年“非遺扶貧品牌行動和優秀帶頭人”公示名單
(排名不分先后,按照首字筆畫排序)
品牌行動
1.“山里DOU是好風光”項目
實施單位: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
2.中央美術學院建三地傳統工藝工作站
實施單位:中央美術學院
3.丹寨萬達小鎮
實施單位:大連萬達集團
4.“讓媽媽回家”計劃
實施單位:湘西州文旅廣電局
5.西秦刺繡助力精準脫貧行動
實施單位:千陽縣文化和旅游局
6.《創意貴州》文旅創意扶貧項目
實施單位: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
7.全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展示展銷活動
實施單位:歷下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中心
8.媽媽制造項目
實施單位:北京螞蟻力量手工藝文化發展中心
9.隴原巧手公司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建設
實施單位:甘肅隴原巧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10.非遺帶頭人計劃
實施單位: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11.非遺研培創新助力精準扶貧行動
實施單位:上海大學
12.盛京滿繡文化產業扶貧項目
實施單位:沈陽盛京滿繡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13.唯品會唯愛工坊項目
實施單位:唯品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4.魯渝共建非遺扶貧項目
實施單位: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
15.疆繡扶貧行動
實施單位:喀什絲路行科技研發有限公司
優秀帶頭人
1.王光榮
男,苗族,49歲,重慶市榮玉苗家刺繡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2.韋清花
女,侗族,55歲。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侗族刺繡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三江侗繡博物館副館長、清花繡坊創辦人
3.石麗平
女,苗族,54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苗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貴州省松桃梵凈山苗族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4.石佳
女,苗族,34歲,湘西七繡坊苗服飾文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5.旦增曲扎
男,藏族,41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藏香制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西藏尼木古寶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
6.喬進雙梅
女,彝族,39歲。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彝族手工刺繡縣級代表性傳承人。馬邊花間刺繡專業合作社創辦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7.宋水仙
女,水族,54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水族馬尾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三都水族自治縣水仙馬尾繡有限公司負責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8.張多堂
男,漢族,65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廣靈剪紙省級代表傳承人,廣靈縣多堂剪紙文化產業園區有限公司總經理
9.哈承清
女,土族,42歲。互助金盤繡土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
10.錢美榮
女,漢族,52歲。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疆漢族刺繡代表性傳承人,新疆一品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
11.黃建華
男,漢族,57歲,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毛布底鞋手工制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商城縣三多堂傳統手工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12.程銀貴
男,49歲,肥城市正港木業藝術品廠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