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川縣打造世界一流水果之鄉
葡萄包裝 供圖
近年來,賓川縣依托優勢資源打造世界一流水果之鄉,走出一條小農戶與適度規模經營相銜接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實現全縣人均1畝水果、人均水果產值2.5萬元以上目標。
賓川縣深挖“土”的資源,做大果蔬優勢產業,打出農林水政策“組合拳”,實現財政“小投入”撬動社會“大投入”,構筑起洱海外域補水、本區蓄水、金沙江提水,節水管網配套的智慧高效水網,解決了困擾群眾多年的用水難、用水煩問題,培育起葡萄以早為優、柑橘以晚為特的“兩果”主導產業。
發揮“一村一品”資源優勢,發展錯季蔬菜、套種蔬菜,賓川縣創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鄉鎮3個、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14個,連續3年入選云南省“一縣一業”水果產業示范縣。2024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157億余元,其中,以葡萄、柑橘為主的水果種植面積達36.92萬畝、產量100.4萬噸、產值95億元以上。
賓川縣放大“特”的優勢,做強賓川果蔬品牌。自主創新的《賓川鮮食葡萄生產技術綜合規程》《水肥一體化自壓滴灌技術規程》被批準為云南省地方農業規范,全縣水果生產綠色防控面積達99%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達99.83%,累計認證綠色食品24個、有機產品25個、良好農業規范農產品4個。推出“金果貸”“惠果通”“果e貸”等金融創新產品,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7個,培育農業企業1713戶、農民專業合作社754個、家庭農場278個,其中龍頭企業42個,宏源合作社連續6年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前100名榜單,國巨公司被認定為第八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形成專家帶科技人員、科技人員帶黨員、黨員帶群眾的“三帶”機制,打造“賓川果業新農人”勞務品牌,全縣共有田間管理、嫁接工、修剪工、疏果工、包裝工等“果業新農人”7.5萬人。全縣水果產業平均每畝年用工38人次,累計年用工1402萬人次,年勞務增收20億元。培育出賓川紅提葡萄、賓川柑橘等8個中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賓川柑橘、賓川朱苦拉咖啡2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賓川冬桃、賓川貢菜、賓川沃柑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
賓川縣提高“產”的效益,做活“接二連三”文章。深入實施產業強縣戰略,積極推進水果精深加工、分選包裝、倉儲冷鏈、物流服務等全產業鏈項目建設,探索“黨建+全產業鏈”聯農帶農模式。立足賓川、鶴慶、永勝3縣100萬畝果蔬基地,以及賓川縣內55條水果分級打蠟生產線、176座物流倉儲、1368座冷庫、150萬噸年果蔬加工配套服務體系輻射帶動優勢,規劃實施“一中心多節點”區域性果蔬集散中心建設。鼓勵農村基層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將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探索建立菜甸村“黨支部+合作農場+托管”促三變、云福公司“四個化零為整”雙提升等“黨建+全產業鏈”聯農帶農增收新樣本,把基層黨建凝聚力轉化為產業發展推動力。賓川縣必軍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通過統一農資采購、生產加工、技術標準、品牌包裝、產品銷售“五個統一”,探索形成了“二次返利+服務協作”有效帶動模式,走出一條農民增收、企業發展、地方受益的路徑。(記者 秦蒙琳 通訊員 蔡友權)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