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民宿”有故事 村強民富產業興
隨著2024年全國甲級、乙級旅游民宿名單的公布,截至目前,安徽省擁有全國甲級旅游民宿10家、乙級旅游民宿9家,整體數量在全國處于靠前位置。
群山環抱中的若茵民宿 受訪者 供圖
近年來,安徽高度重視民宿產業發展,通過持續多年召開民宿產業發展大會,舉辦旅游民宿創意設計大賽、民宿博覽會、民宿管家培訓等活動,激發各地鄉村發展民宿的積極性,在甲級、乙級旅游民宿帶動下,全省形成了廬江縣、涇縣、金寨縣等10個皖美旅游民宿集聚區,走出了一條獨具徽風皖韻的特色發展之路。
民宿有特色 凸顯徽風皖韻
安徽的等級旅游民宿為何多?跟這些民宿融合當地農業、生態、文化、餐飲、娛樂等資源,做好“特”字文章有關。
去年1月,坐落于黃山黟縣碧陽鎮石亭村的拾庭畫驛民宿入選全國甲級旅游民宿。這家民宿于2018年開業,其前身是一座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徽式老宅。民宿主黃智勇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保留建筑肌理、再現傳統格局,將其改造成精品民宿。他認為,只有與文化、地域特色相融合,民宿才能經久不衰、長久發展。每逢假期,黃智勇都會組織住客體驗繪魚燈、看徽劇、品香茗、打食桃等徽州傳統手工藝和民俗活動,使民宿成為客人了解徽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安徽各鄉村,還有更多民宿希望加入全國等級旅游民宿的隊伍。例如,以譙城美食為特色的亳州三館居,以茶文化為主題的滁州井楠茗宿,以黃梅戲為特色的安慶少間·戲音落民宿……他們通過對在地文化的創意表達、創新融合,吸引八方來客。
小民宿大產業。當前,遍地開花的民宿正在為安徽鄉村旅游點亮一片星空,有效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促進資本、項目、人才等資源要素加快集聚。
比如,在合肥廬江縣,鄉村民宿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當地通過盤活閑置農舍資源,“長藤結瓜”式發展鄉村民宿,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市場運營、企業參與、群眾受益的“農舍經濟”助力鄉村振興之路。截至2024年底,全縣建成精品民宿43家、家庭民宿52家,全年接待游客近20萬人次,民宿相關產業為村集體增收2300萬元。
在安慶岳西縣,當地村集體租用村民空閑房屋,按照“一樓住村民、二樓及以上住旅客”的思路,發展“一宅兩院”特色民宿。同時,將鄉村體驗、農耕文化、田園景觀與民宿結合,打造“一宿一美食”,推出了一批“有特色、帶得走”的旅游商品,實現“農房變客房、鄉村變景區、風景變錢景”,帶動周邊鄉村體驗游、溫泉度假游、康養游等蓬勃發展。
人才有熱情 助力鄉村振興
在江淮大地發展民宿產業的熱潮下,越來越多的本地青年人、外地創客懷著深深的鄉土情懷,帶著資金、技術、理念逐夢沃野,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任代梅,曾在上海工作。2017年,她與丈夫回到家鄉合肥市肥西縣紫蓬山腳下,建立風之谷自然農場,打造民宿、游樂、餐飲、種植等業態。沒想到剛開業就遇疫情,他們便利用這段時間對民宿微改造、精提升,待市場恢復后升級的民宿生意火爆。“未來,我們將以打造最美有機農場和可持續發展生態家園為目標,全面踐行有機生態理念,助力民宿發展。”任代梅說。
與任代梅返鄉創業不同,扎根家鄉績溪縣的金牌導游姚若茵一直有個“民宿夢”。2023年,她在牛屋山村開了若茵民宿。而當時的牛屋山村是一個只有10來戶人家的空心村。姚若茵將古徽州建筑與現代元素相融合,民宿開業即成網紅,一房難求。但姚若茵認為,“網紅只是曇花一現,傳遞‘家的溫暖’才是經營的根本”。之后,根據客人的需求,她嘗試提供旅游咨詢、門票預訂、陪同講解等多種服務,吸引了大量回頭客。借助民宿,姚若茵還幫助周邊農戶賣農特產品,帶領村民致富。
鄉村振興既要培育本土人才,也要引進外來高素質人才。2021年,浙江人陳敏看中了天柱山腳下仙桃湖畔的營商環境,投資近千萬元建成了集生態休閑、康養度假、研學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道樂民宿,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打卡地。“民宿是一種生活方式。安徽民宿發展潛力大,需要更多年輕人參與。作為‘新安徽人’,我要借道樂民宿更好地宣傳安徽,持續做好產品與服務,與安徽民宿共成長。”陳敏說。
如今,以民宿為支點,越來越多的本地人才、返鄉青年、“新安徽人”扎根鄉村。
政策有力度 推動產業發展
民宿作為鄉村旅游的重要業態,是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助力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渠道。當前,安徽堅持高點謀劃、高位推動,以系統思維做好頂層設計,推動民宿產業規范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為強化標準引領,避免民宿產業野蠻生長,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結合本省實際,制定了《“皖美民宿”等級評定標準》(試行),在全省開展“皖美民宿”評選。截至目前,已評定皖美金牌民宿274家、銀牌民宿526家,入選的皖美金牌民宿優選推薦參加全國甲級和乙級旅游民宿評選,有效提升安徽民宿的管理精度、服務溫度與品質高度,以標桿示范引領推動全省旅游民宿建設和品牌創建。
去年11月,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出臺《“皖美民宿”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從壯大產業規模、完善標準體系、推動融合發展、擦亮“皖美民宿”品牌、創新營銷手段、加強人才培育、加強組織保障等方面出臺20條具體舉措,擘畫了未來3年安徽民宿產業的發展藍圖。
旅游民宿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政府多部門、多領域協調聯動、形成合力。近年來,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強化部門協同、聯建共建,會同省直相關單位,制定出臺《民宿管家服務規范》《安徽省民宿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聯合金融機構,創新推出民宿專項貸款,為規范行業、做強產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不僅如此,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還會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不斷培育擴大民宿管家職業等級認定資質單位范圍;組織開展全省旅游民宿管家、民宿管家考評員培訓班,舉辦民宿管理與服務質量提升培訓。據統計,線上線下參訓人員累計達2300人次。此外,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還聯合螞蟻集團開展2024年“數字木蘭”民宿管家培訓計劃,著力提升安徽旅游民宿女性管家及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截至2024年底,已累計組織12期、近400名民宿管家參加“數字木蘭”民宿管家技能培訓及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接下來,我們將以更大舉措、更大力度、更大支持推進皖美等級民宿創建評定、民宿管理服務人才培訓和‘皖美民宿’品牌宣傳推廣,持續推動全省旅游民宿‘擴量提質增效’,助推安徽旅游民宿高質量發展。”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說。
這位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安徽將堅持規劃引領,強化政策保障,優化產業生態,突出文化特色與品質品牌,推動“民宿+”“+民宿”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打造獨具徽風皖韻的“皖美民宿”品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