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點亮柚產業 鄉村振興“柚”奔頭
早春時節,容縣沙田柚果園一片生機,果農們正忙著抹梢,他們手持剪刀,動作嫻熟,“咔嚓”聲此起彼伏,被剪下的嫩梢簌簌落下,在林間鋪就一層翠綠的地毯。有人邊修剪邊交流,臉上滿是笑容,他們期待著一番勞作過后,沙田柚樹能更好地生長,秋天能收獲更多碩果。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黃。”1300年前,唐代詩人李白眼中的柚子在秋霜下分外艷黃。1300年后,柚香飄萬里,情暖八桂地。為了讓舊時皇室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立足資源優勢,從一顆沙田柚入手,積極探索沙田柚種植標準化、規范化和產業化發展路子,持續完善沙田柚產業鏈,提升沙田柚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容縣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是廣西農產品主產區,被譽為“中國沙田柚之鄉”。近年來,當地深入實施商標品牌戰略,依托“容縣沙田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推動沙田柚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2024年,玉林市容縣沙田柚種植面積達24萬畝,年產量逾40萬噸,綜合產值超42億元。
品質提升 土特產做出大產業
近年來,玉林市有關部門通過深入容縣沙田柚農戶種植區調研、收集相關資料、抽取檢驗檢測等多種方式,論證標準技術指標,制定了《容縣沙田柚地方系列標準》《綠色食品沙田柚生產技術規程》等系列標準,保持產品穩定性和市場認可度。同時,當地還建立了容縣沙田柚苗木溯源信息系統和產品電子檔案信息系統,為沙田柚質量安全可溯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我的沙田柚種植示范區能發展到如今的規模,離不開知識產權管理相關部門、銀行等的大力支持。”柚農梁冰望著綿延不絕的3000多畝柚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梁冰于2019年返鄉創業,在容縣羅江鎮建成了巾幗柚業示范區種植沙田柚,招收周邊農村的110多名留守婦女進場就業,在十里八鄉傳為美談。
玉林市容縣沙田柚協會會長肖有文介紹,2011年9月,容縣獲評國家級容縣沙田柚生產標準化示范區,目前全縣獲綠色食品認證的沙田柚基地達到43個,為沙田柚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地提高了容縣沙田柚的市場競爭力。2024年容縣沙田柚種植面積達24萬畝,全縣沙田柚從業人員超10萬人,沙田柚已成為具有地域特色的“致富果”。
品牌賦能 小柚子成為“致富果”
“近年來,容縣不斷健全沙田柚保護體系,大力建設‘容縣沙田柚’區域公用品牌管理體系,沙田柚企業的‘容縣沙田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用標貼標率達到95%、合作社貼標率達到75%。”容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商標股(知識產權股)股長鄭傳永介紹,容縣將在農工商文旅融合上繼續努力,拓展市場渠道,提升市場占有率,強化品牌培育,將小特產做成大產業、大品牌。
“我們協會成立于2003年,目前擁有沙田柚農戶會員1000多人,覆蓋全縣15個鎮。去年,我們協會的農戶種植的沙田柚貼上‘容縣沙田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后成為了‘香餑餑’,市場價由原來的每公斤9元賣到每公斤11元,進貨商與消費者還搶著購買。”肖有文感慨地說,在當地有關部門的引導下,容縣注冊了“容柚”“沙田村”“柚緣堂”等130件沙田柚商標。2017年11月,“容縣沙田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準注冊,為容縣沙田柚產業的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依托沙田柚這一資源優勢,容縣知識產權、市場監管、農業農村、商務等部門大力培育廣西容縣田柚甄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容縣貢果沙田柚種植有限公司、廣西容縣中桂農實業有限公司等一批以沙田柚為元素的食品深加工企業,出品了沙田柚果汁、沙田柚月餅、沙田柚果脯、沙田柚茶等系列健康食品,開發出復合果汁飲料、柚籽降糖膠囊等產品,并創新性地推出沙田柚精油、養膚美顏產品等,廣受消費者青睞。
為了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容縣還建設了電商產業園和容縣電商網及客戶端,為沙田柚開通高效、快速的網銷渠道。目前,全縣從事沙田柚銷售的農村電商服務點和微商超8000個,物流企業和快遞公司150多家,有效地帶動了農民就業增收。
以“柚”為媒,農旅融合的畫卷在容縣徐徐展開。容縣將沙田柚產業與文化、旅游、康養等產業相結合,近年來多次舉辦柚花節、沙田柚文化旅游節、沙田柚產業發展大會等活動,打造了沙田柚王國等一批鄉村旅游示范點。2022年9月,容縣“柚鄉名產鄉村游”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吸引四方游客慕名而來,很好地展示了特色農業成果,提升了“容縣沙田柚”區域公用品牌的影響力。
“近5年來,全縣通過舉辦柚花節、柚子節等活動共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產生經濟效益近10億元,進一步擴大了‘容縣沙田柚’區域公用品牌的影響力。‘容縣沙田柚’連續3年入選中國品牌價值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百強榜,品牌價值達35.88億元。”肖有文介紹。
2024年10月15日,容縣沙田柚作為全國鄉村振興首批數據產品之一,正式在深圳數據交易所上市,有效地提升了容縣沙田柚產業競爭力,助推傳統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產業發展帶來無限商機。未來,容縣將在優化品種結構、提升種植技術、創新產銷模式、促進農旅融合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本地沙田柚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