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國字號”化橘紅品牌!進京!
相聚京城五月天,共謀橘果發展業。5月15日,化橘紅品牌(北京)MR發布會暨化橘紅高質量發展活動在北京新華社新媒體創意工廠舉行。中央部委、地方政府部門、科研院所、主流媒體機構、知名企業代表近百人參加本次活動,共謀化橘紅“12221”市場體系建設,共話化橘紅高質量發展。
農業強不強,關鍵看品牌。品牌是是農業市場化、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由此,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茂名市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化州市委市政府主辦,化州市農業農村局、新華網廣東分公司、廣東一人一畝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了這次活動,以政府、企業、高校等多方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模式,以開發共享藥食同源的化橘紅為主體,在中藥材種植與推廣、生產研發、科技創新、成果轉讓、宣傳推廣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扎實推進“12221”市場體系建設,樹立“國字號”區域品牌標桿,實施廣東化橘紅高質量發展,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由資源變產品、產品變商品、商品變名品、名品為精品,整體提升化橘紅產業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發布會上,茂名市委常委、化州市委書記徐曉霞代表化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致辭。她回顧了化橘紅產業的發展歷史并從自然條件、產業發展、產業平臺、產品研發、產品品牌等五個方面描繪了化橘紅產業的未來前景和方向,認為化橘紅是化州獨特的資源,要把它發揚光大,就要與時俱進,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數字農業技術擦亮化橘紅這個“金飯碗”,把發展化橘紅產業作為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的具體行動。
徐曉霞表示:化橘紅在化州有近2000年的種植歷史,總體來講,化橘紅體現了茂名的‘好心精神’,在不同的時期,它都為老百姓的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貢獻。2020年它被列為新冠肺炎診療推薦組方用藥,馳援全國各地戰‘疫’,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稱要把它的價值挖掘出來,要用守正創新的精神,把好化橘紅產品質量源頭關,做大做強化橘紅產業,讓化橘紅振興化州、造福全球。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鄭宏宣,新華網副總裁楊慶兵也分別作了講話,他們一致認為,化州市在舉辦中國化橘紅品牌MR發布會暨化橘紅高質量發展活動,既是一次中醫藥推廣活動的良好典范,也是深入推進化橘紅“12221” 市場體系建設,推動化橘紅對接大健康、大市場的具體舉措;希望化州市委、市政府要凝聚專業力量,傳承化橘紅千年文化,唱響化橘紅特色品牌,全方位推動化橘紅產業經營增收、流通效率提高和產品質量提升,走出一條具有廣東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發展之路。
據介紹,近幾年,化州市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特色農業振興發展,堅持“穩發展、優結構,提品質、壯品牌,拓市場、增效益”的發展理念,推進化橘紅產業發展。化州被譽為“中國化橘紅之鄉”,擁有百億產業的化橘紅,區域優勢突出、產業條件優越、規劃布局科學合理。
化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廣東省委書記李希提出的“四張牌”要求,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及競爭力,把準了化橘紅產業發展脈搏,以成功申報國家級現代農業(化橘紅)產業園為契機,以廣東省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為主導,以產業、市場、科技、文化作為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化橘紅中藥功效為基本點,以延伸金融屬性為增長點,以非遺文化提純歷史底蘊,以高質量發展升華產業價值,通過多印記、多維度、多元化的融合互補,推動化橘紅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全球化、服務化方向發展。
發布會上,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農業部原黨組成員張玉香等領導嘉賓,及化州市領導梁金福、朱華曉、莫燕、姚亞新,和該市相關職能部門、鎮(街)主職,化橘紅產業協會、化橘紅產業聯盟代表共同觀看化橘紅宣傳片和原創主題歌舞《飄香的牽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劉清泉,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沈陽兩位專家教授以化橘紅藥用價值及臨床應用、品牌建設等方面進行主題演講,聚焦化橘紅產品的高質量發展及深入解析化橘紅新媒體傳播的有效的路徑,讓與會人員特別是化橘紅產業企業代表受益匪淺。
化州副市長莫燕、青島農業大學副校長、青島特種食品研究院執行院長趙金山、青島農業大學科技處副處長趙龍剛分別代表化州市政府與青島農業大學、青島特種食品研究院簽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地方政府與科研院所將攜手合作,加強以化橘紅為原料(或輔料)的食品研發,開展化橘紅加工機理及產品創新研究,培育“化橘紅”創新的新經濟增長點,為化橘紅的品牌效益不斷助力。
化橘紅品牌(北京)MR發布會暨化橘紅高質量發展活動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完善與推進化橘紅“12221”市場體系建設,成為打好“四張牌”的重要抓手與突破口,也有效推動該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轉化為文化優勢、品牌優勢、傳播優勢,讓“12221”市場體系有了載體,促進化橘紅產業發展從碎片化到體系化的升級,以品牌賦能、文化賦能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做強“國字號”化橘紅品牌。
【名詞解釋】
“12221”全稱為廣東省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即搭建“1”個農產品的大數據,以大數據指導生產引領銷售;組建銷區采購商和培養產區經紀人“2”支隊伍;拓展銷區和產區“2”大市場;策劃采購商走進產區和農產品走進大市場“2”場活動;實現品牌打造、銷量提升、市場引導、品種改良、農民致富等“1”攬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