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尋“茶”香飄振興路
雷山銀球茶非遺傳承人毛鵑(右一)在茶葉基地采茶?!∈茉L者供圖
清晨五點的雷公山,薄霧如紗般籠罩著層層疊疊的茶園。貴州省雷山縣也耶村茶農余國武戴上斗笠,手指輕撫過茶樹頂端剛冒出的嫩芽,露珠順著葉脈滾落,折射出翡翠般的光澤。“這頭茬春茶,比往年早采了十天,芽頭更飽滿,能賣出好價哩!”他笑著對駐村第一書記王貴來說。不遠處,身著苗族百褶裙的采茶女工們背著竹簍穿行茶壟,指尖翻飛間,嫩芽如雨落簍,山間回蕩著悠揚的采茶歌。
這片海拔千米的高山茶園,正書寫著中國茶產業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樣本故事。截至2025年3月,雷山縣茶園面積達16.3萬畝,年產茶6000噸,綜合產值突破12億元,帶動7.8萬茶農人均增收超萬元,其中脫貧群眾2.68萬人。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雷山銀球茶,更是以“翡翠綠、嫩栗香”的品質,遠銷30余個國家和地區。從深藏苗嶺到香飄世界,這片脫貧綠葉如何撬動鄉村振興?
在望豐鄉滿天星茶場的數字化監控中心,大屏幕上跳動著茶園實時數據:空氣濕度82%、土壤pH值5.3、光照強度1.2萬勒克斯……農技專家通過物聯網設備遠程診斷,向茶農發送施肥建議。“過去全憑經驗,現在連茶葉‘渴不渴’都有數據說話?!辈柁r楊秀英指著手機上的“數字茶園”App感慨。
標準化是銀球茶騰飛的基石。在毛克翕茶業公司的車間里,雷山銀球茶的制作工人們嚴格執行《地理標志產品——雷山銀球茶加工技術規程》標準,認真制作每一顆銀球茶?!袄咨姐y球茶采用海拔1200米至1600米的高山茶園優質鮮葉茶青為原料,經“攤青—殺青—揉捻—回炒—造型—烘干—提香”等特殊工藝加工而成,球體直徑18~20毫米,約重2.5克,內含豐富的氨基酸、茶多酚等元素。沖泡后葉底嫩勻完整、湯色黃綠明亮、栗香味濃醇厚、香氣高雅持久、鮮爽回甘?!崩咨姐y球茶非遺傳承人毛鵑展示著祖傳工藝,她近幾年多次到海外推介雷山銀球茶,讓茶香走出國門,享譽世界。
政府與企業的雙輪驅動也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生。雷山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團隊深入茶園茶企,對茶青采摘、殺青、造型等環節開展標準化培訓,去年累計培訓茶農1.2萬人次;縣里還投入400萬元建設數字化千畝示范基地,配套溯源防偽系統,讓消費者安心選購。
在腳堯村的山頭上云霧繚繞的茶山中,姑娘們忙碌著采摘春茶。腳堯茶業公司副總經理董文慧介紹“現在我們公司實施‘龍頭企業+合作社(加工廠)+茶農+基地’的產業鏈聯合體模式,帶動雷山縣各個鄉鎮重點茶葉村的茶產業發展,有效提升了茶農的積極性,增加了他們的收入”。如今腳堯茶業公司服務覆蓋了約5000畝生態茶園,帶動2600余名脫貧群眾增收,其“減少茶葉破碎工藝”更是獲貴州省創新成果獎。
而走進雷山縣“茶麻菇稻”農文旅融合現代化農業產業園,游客不僅能觀摩制茶工藝,還能體驗苗繡茶包制作。園區負責人介紹:“我們把茶園變景區、茶廠變展廳、茶品變文創,去年接待游客15萬人次,帶動周邊民宿收入增長200%?!?/span>
在2025年雷山縣新春“姑媽集市”上,苗寨的蘆笙舞與茶藝表演交織,一曲《請喝一杯銀球茶》引得游客舉杯共飲。活動現場,上??蜕汤钆恳淮涡杂嗁?/span>500斤禮品茶:“這茶有苗銀雕花罐包裝,還有非遺傳承人簽名證書,送客戶既有面子又有故事?!?/span>
雷山縣委常委、副縣長居偉告訴記者:“我們正在通過文化賦能讓銀球茶身價倍增,將苗繡、銀飾工藝融入包裝設計,推出‘苗嶺茶語’系列文創產品;在當地打造‘爬坡節采茶’‘手工制茶大賽’等IP,吸引萬人參與;同時積極對外拓展品牌影響力,在國內外各大茶博會、農交會上展示苗家‘高山流水’‘十二道迎賓茶’等敬茶禮,短視頻播放量破億次?!?/span>
在烏東苗稻酒坊,釀酒師將茶與米酒創新結合,開發出茶香米酒,年銷售額達80萬元。“我們正申報‘茶酒同釀’非遺技藝,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必撠熑藚遣Uf。
望著自家新蓋的三層木樓,也耶村脫貧戶余國武算起賬:“10畝茶園年收6萬元,媳婦在茶廠包裝茶葉還月掙3000元。”也蒙村脫貧戶王興桃說:“采茶時節,我在茶園采茶務工每天收入150元以上,秋冬季在茶園除草、施肥、打藥每天也有150元?!毕袼麄冞@樣的“多次就業”農戶,在雷山有1.7萬戶。
銀球茶產業發展也筑牢了雷山縣返貧防線,居偉介紹,雷山縣各村建立“紅黃藍”預警機制,網格員每月入戶核查政策落實情況;在2024年開展采茶、制茶等培訓890場,讓2000余名留守婦女成為技術工人;同時,開發茶園管護員、茶旅保潔員等崗位,惠及脫貧群眾1800人。
夕陽西下,雷公山巔的茶園鍍上金邊。腳堯茶業的無人機正在噴灑生物農藥,數字化大屏上,16萬畝茶園的春采數據實時跳動;西江千戶苗寨的茶旅街上,游客捧著銀球茶與苗族姑娘合影;杭州某高端商場里,印著苗紋的茶禮盒被搶購一空……這片綠葉的故事,是傳統與現代的交響,更是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生動轉化。正如雷山縣委副書記、縣長游美昆所言:“我們讓每片茶葉都帶著文化基因、科技含量和共富使命,這才是中國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雷山答卷。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