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東至羊肚菌億元產業崛起之路
近日,晝夜均而寒暑平,當蟄伏的萬物漸次蘇醒,位于皖南山區的池州市東至縣,4000余畝羊肚菌破土的“簌簌”聲已響徹大地,奏響科技強農的豐收贊歌。
科技創新+資源稟賦,從25萬元飆升500萬元只需4年
“供不應求!正月初五就開采了。目前90畝羊肚菌全部上市,每天采收4000斤左右。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超500萬元。”池州市東至縣勝利鎮吉陽村羊肚菌種植基地里,一派采摘、裝運的繁忙“豐”景,村黨支部書記汪國進喜悅地說。
這個曾默默無聞的鄉村,集體經濟從2021年25萬元飆升至500萬元,20倍的增幅背后,是羊肚菌干菇每公斤超千元的價值支撐——這種對溫濕度極度敏感、對技術極其苛刻的“菌中黃金”,在東至找到了溫馨的“家”。
東至縣瀕臨長江,坐擁升金湖,境內千峰競秀,生態優良,森林覆蓋率達58.7%,素有中國四大名菇——“徽菇之鄉”的美譽。近年來,該縣因地制宜、分鎮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2023年作為全省唯一食用菌類躋身“安徽省農業特色產業十強縣”。勝利鎮試點整鎮推進的3000畝羊肚菌種植基地,于2024年創下年產值破億、21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全超百萬的產業奇跡。
以新質生產力繪就“農”墨重彩,“種子芯片”是重要著力點。近年來,東至縣與川皖兩省農科院深度合作,在培育羊肚菌新菌種的同時,示范種植促進成果轉化。科技賦能使羊肚菌種植成功率穩定在95%以上,較傳統模式提升40個百分點。
“過去種菌看天吃飯,現在有科技護航就是好。今年又是個‘豐收年’!”南豐村黨支部書記佘結兵指著標準化大棚里密密麻麻地菌菇開心地說,“示范品種不僅出菇早半個月、個大品質好,而且畝產量高達1500斤、產值6萬余元。”
政策賦能+全鏈布局,破解21個“百萬元村”的“致富密碼”
東至何以一舉實現21個百萬元村?
“政策扶持是基礎,風險兜底是保障,技術創新是核心,加工銷售是關鍵。”勝利鎮黨委書記金仁安說,2023年,在東至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勝利鎮解放思想,通過走出去、向上爭取、向外借力、向內聚能等形式,確定“縣級整合、鎮級統籌、村級實施、農戶參與”的工作思路,整鎮推進羊肚菌種植。
“為推動羊肚菌未來5至10年可持續發展,全鎮以21個村經濟聯合社做股東,成立東至縣勝利強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規范各村財務收支和資產管理。”金仁安介紹,與東至縣鄉村振興集團合資成立東至縣和勝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搭建集前端育種和營養袋生產、中端加工、后端銷售為一體的羊肚菌運營管理平臺。初步形成了菌種研發和營養袋生產、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精深加工、冷鏈倉儲、品牌營銷全產業鏈發展體系。
“鮮菇早上采收,中午進冷庫,晚上就發往北上廣。”利陽農業負責人表示,冷鏈物流體系確保12小時直達一線城市,干菇出爐就發貨。
全盤布局,精準落子;步步推進,穩扎穩打。2024年,勝利鎮“百萬級”富裕村從7個增至21個,“利陽吉美”牌羊肚菌榮獲“皖美農品”產品品牌。
收益共享+民生反哺,構建鄉村振興發展共同體
為激勵村集體帶頭示范,2024年初,該鎮推行“績效掛鉤+風險共擔”機制:強村農業公司統籌產銷,績效激勵機制激發村干部活力——30畝以上種植村可獲得20%—40%純收入獎勵,而1萬元風險保證金制度倒逼精細化管理。以“1+1>2”的協同效應,構建起“收益共享、責任共擔”的發展共同體。
“其他收益用于村級公共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低收入群體幫扶及文化活動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鎮長楊國說。
產業旺,鄉村興。不僅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和務工增收致富,鄉村面貌也得到肉眼可見的提升:聯合村對當家塘進行維修、清淤、修建洗衣鋪;樓閣村投入20萬元安裝路燈95盞、維護老年食堂運營;康橋村在建設省級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中“游刃有余”,吉陽村投入260萬擴建羊肚菌育種基地、興修水利、道路維護……實現集體經濟壯大與民生福祉提升“雙贏”。
“從資金到技術,從育種到銷售,都不用我們操心。大家干勁足著呢!”聯合村黨支部書記余旱情說,去年該村種植面積由2022年的15畝增加到40畝。
“下步將重點聚焦產品精深加工和后端的延鏈,探索羊肚菌調味品、即食產品、保健制劑等高附加值品類,依托升金湖生態資源及省級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打造菌菇主題民宿、研學基地等‘菌旅’新業態,實現羊肚菌產業利益最大化!”對未來發展,金仁安信心滿滿。
在《食用菌產業發展三年提升行動》藍圖下,東至縣正構建“4+3+6”產業體系:重點發展黑木耳、羊肚菌等4大品類,建設科技研發、精深加工、倉儲流通等3大產業平臺,實施菌種振興、科技和裝備提升、主體培育、加工延鏈、市場和品牌拓展、產業融合發展等6項重點工程,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步伐穩健。2024年該縣食用菌綜合產值突破16億元,8800畝種植基地帶動115家經營主體發展,科技貢獻率提升至65%。
站在新起點,東至瞄準百億級產業集群目標持續發力。“我們將以菌種振興工程突破‘卡脖子’技術,讓‘皖南菌菇’成為鄉村振興的鮮活樣板。”縣農業農村中心王優旭主任表示。
從深山菌棚到全球餐桌,從傳統種植到科技加持,一朵朵羊肚菌正在東至的廣袤大地上書寫現代農業的嶄新篇章。(丁滿蓮)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