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黑茶產業流量入口 越走越寬
游客在夾關鎮體驗采茶活動。 受訪者供圖
“茶博研學項目剛啟動一個星期,這個月就已經全部預約滿了。”春茶開采時節,一波又一波研學團隊走進天府黑茶公園,讓成都市邛崍市夾關鎮百態運營文旅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百態文旅公司”)運營總監李躍輝有些興奮。因為,他期盼已久的流量入口變得更加寬敞。
3月20日,“春行田野”2025年媒體采風團走進該鎮,感受新茶上市場景,實地了解當地茶旅融合發展情況。
邛崍是世界黑茶的發源地之一,被譽為“中國黑茶之源”。2022年,邛崍啟動振興邛崍黑茶行動,推出茶旅融合項目“天府黑茶公園”,旨在構建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及茶旅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地處天府黑茶公園核心地帶的夾關鎮,也迎來了“大變身”。
茶業是夾關鎮的特色優勢產業。全鎮擁有規范化生態茶園2.4萬畝,年產鮮葉8000余噸,茶業產值約3.7億元,先后被評“川茶名鎮名鄉60強”“四川省十大最美茶鄉”。
春風拂面,在位于夾關鎮的邛崍黑茶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里,茶農們正埋頭作業,將一瓣瓣茶葉放進竹簍中。“今年鮮葉整體收購價大概降了15%以上。”成都市天官茶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大柱手捧一把鮮葉,介紹著今年的春茶市場行情。雖然鮮葉市場遇冷,但他仍感受到希望,因為茶旅融合的春風已然到來。
記者現場了解到,依托全國首批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 模 式(EOD 模 式)試 點——白沫江水美鄉村生態綜合體項目,夾關鎮已實施河道水生態綜合治理5公里,水資源品質和景觀風貌不斷提升;建設綠道藍網,串聯茶山迷宮,騎行驛站等節點20余處,打造了茶田露珠、解放渡槽記憶林盤等茶旅融合生態價值轉換新場景。
“基礎骨架都搭好了,還要一步步植入內容。”夾關鎮人大主席余文笑介紹,當前正著重招引投資、培育多元旅游新業態。
2023 年,夾關鎮 11 個村社出資,和夾關商會共同成立了百態文旅公司,作為挖掘茶馬古道等在地文化,培育消費基礎場景和業態,吸引外來資本,帶動當地文旅產業持續發展的“排頭兵”。此后,該公司相繼打造邛籠民俗文化廣場、白沫江夾關段水上游船、茶博研學等旅游業態,為全鎮茶旅融合發展導流。
熊營村的邛茶會客廳里熙熙攘攘,十幾個組團前來的游客正結伴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匠人坊。這個位于天府黑茶公園—茶田露珠核心片區的新業態,承載著茶學創意體驗、匠人茶坊、黑茶制作科普等多重功能,也是百態文旅公司推出的“黑茶之源”中小學生戶外茶研學課程的主要場地。
在匠人坊旁邊,是將于今年“五一”投入運營的民宿“桐去·夾關里”。“這只是茶鄉之秀林盤民宿集群的一個。”余文笑告訴記者,還有3個民宿院子正在裝修,6個院子正在設計方案。而整個民宿集群的投資方,主要為當地引入的社會資本。
去年,百態文旅公司創造營收130余萬元,實際純收益不到10萬元。“頭三年是打基礎的時候,投入大,但后面肯定會越來越好。”夾關鎮茶旅融合發展將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對此,李躍輝堅定不移。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