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咖啡 香飄世界
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的云南咖啡杯測活動。張 偉攝
普洱市思茅區的一處咖啡種植園。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攝
地處北回歸線附近、低緯度、高海拔、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且弱酸性……中國云南的自然條件,與國際知名咖啡產區相似。特別是小粒咖啡,在彩云之南找到了絕佳的安身之所。如今,云南咖啡不僅香飄國內街頭巷尾,還跨越國界“圈粉”無數。據昆明海關統計,2024年云南咖啡出口量達3.25萬噸,同比增長358%,主要出口至德國、荷蘭、美國、越南等地。中歐班列也為云南咖啡出海提供助力,讓歐洲咖啡客戶下訂單后15天內即可收到貨物。“中國咖啡”在國際咖啡版圖上愈發引人注目。
“讓云南變成一個享譽全球的高品質咖啡原產地,這一點意義重大”
“潔白的云團簇擁著起伏的山巒,郁郁蔥蔥的森林如綠色天鵝絨環繞山間。陽光下,清澈的山泉滋養著層層梯田、果園、茶園與咖啡種植園。這片令人嘆為觀止的土地,便是云南。”專注從事咖啡相關工作的德國人艾瑞克·巴登是云南咖啡的忠實擁躉,他在業界權威雜志《精品咖啡協會》上撰寫的一篇文章中,向全世界的咖啡愛好者、烘焙商介紹自己眼中的云南。
巴登在上海開設了一家咖啡公社,該店采用的是種植于云南紅土地的阿拉比卡咖啡豆。10余年來,他致力于將云南咖啡推介給更多人。2019年,云南種植的P86+阿拉比卡咖啡豆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地區最大的咖啡烘焙大賽中獲得銀牌,更讓他看到云南咖啡在國際市場中的潛力。巴登表示:“讓云南變成一個享譽全球的高品質咖啡原產地,這一點意義重大。”
被譽為“中國咖啡之都”的云南普洱,是雀巢、星巴克、瑞幸等咖啡巨頭在中國的原料主產區。美國星巴克公司網站介紹,2012年,星巴克在云南建立了“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聘請專業的農藝師來到咖農身邊,幫助咖農把控種植細節,從而種植出更優質的咖啡,并將云南咖啡帶向更廣闊的世界。收獲的高品質咖啡豆在滿足中國市場的同時也出口至亞洲其他國家及歐美國家。星巴克還在中國推出了云南單品咖啡。在德國柏林的一家星巴克門店,來自智利的埃利奧和記者分享了他對中國咖啡的看法:“中國咖啡帶有淡淡的草木香氣,我很喜歡這種特別的香味。”
“讓我們沉浸在這款獨一無二的云南咖啡中,感受它的非凡魅力”
在柏林,記者穿行于年輕人聚集的米特區,咖啡香在春日的街頭漫溢。在以季節性咖啡餐飲為特色的“19克咖啡”,咖啡師迪倫拿出手機,向記者展示了去年圣誕節期間推出的節慶禮盒:精致的24只小盒里盛著來自24個不同產地的咖啡,其中之一就是云南咖啡。“顧客很喜歡云南咖啡,今年一定有更多人來購買!”迪倫笑著說。
在柏林一家“雙眼咖啡”門店,記者認識了年輕掌柜斯凱莫。他的父親曾榮獲2005年度歐洲世界咖啡大師賽冠軍,20多年前開設了這家規模雖小但人氣頗旺的店鋪。“那一年我父親因為參加咖啡大師賽去了上海,了解到云南咖啡。我在歐洲喝過一次云南咖啡,風味獨特。如果有機會,我愿意多了解中國咖啡。”斯凱莫說。
總部設在德國漢堡的迪特雷夫森與巴爾克公司,也看到了云南咖啡的獨特魅力和發展前景。這家自1836年開始從事茶葉貿易的老牌公司如今引入了云南咖啡。在公司官網中,一款來自云南的咖啡被重點介紹,“這款精致的咖啡具有優雅且均衡的口感,風味獨特,芳香甘甜,帶有蜂蜜和榛子的味道。讓我們沉浸在這款獨一無二的云南咖啡中,感受它的非凡魅力!”
在英國布里斯托市,由5個年輕人經營的奧德今咖啡烘焙坊則以生動俏皮的方式推介云南咖啡:“種植云南咖啡的這片土地,還飼養雞、魚、豬和鴨,種植辣椒、中草藥和各種花卉。喝一杯這款生長在云南壯麗群山中的咖啡,你將活力爆棚。”
越南以種植羅布斯塔咖啡聞名,與此同時,市場對高品質阿拉比卡咖啡的需求也在攀升。2024年,云南咖啡的精品率提升至31.6%,精深加工率達80%,并通過凍干粉、冷萃液等新型產品,逐步打開越南即飲咖啡市場,成為越南咖啡愛好者的“新寵”。越南不少咖啡愛好者夸贊云南小粒咖啡“濃而不苦、略帶果酸”的獨特風味。
在美國亞馬遜網站上,有多款云南咖啡在售,并且有不錯的銷量。名叫戴維的消費者評價說,“我在一個節目中看到云南種植的咖啡,于是決定嘗試一下。我立刻就喜歡上云南咖啡,這種咖啡柔滑、微妙的口感讓人無法忘懷”。不少消費者在評論區留言,“云南咖啡豆的品質令人印象深刻,中國咖啡已經在咖啡界擁有一席之地”。
“從茶香、花香到果香和泥土氣息,云南咖啡豆為烘焙師提供了探索多種風味特征的獨特機會”
懷抱熱情、渴望讓云南咖啡走向更廣闊世界的,還有90后咖啡貿易從業者林淑賢。2021年,林淑賢從家鄉云南玉溪來到西班牙,獨在異鄉的她因為懷念家鄉的味道,也因為看到歐洲咖啡市場的空缺,2022年開始在西班牙、德國、荷蘭等歐洲國家推廣云南咖啡,其創建的名為“來自云南的淑”公司主要將云南咖啡生豆出口到西班牙等歐洲國家。
如今,從巴塞羅那到馬拉加、卡塞雷斯,越來越多的西班牙城市精品咖啡館開始銷售云南咖啡。西班牙薩拉戈薩市的大型咖啡烘焙商也持續購進云南咖啡生豆,自行烘焙包裝后售賣。“他們從我這里購買360公斤云南生豆,一周內就售罄了。”林淑賢對記者說,“這里市場很大,我不斷回到云南找最好的豆子。從茶香、花香到果香和泥土氣息,云南咖啡豆為烘焙師提供了探索多種風味特征的獨特機會。”
云南咖啡為歐洲咖啡界逐漸接受,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非洲咖啡、美洲咖啡進入歐洲市場長達三四百年,人們習慣了傳統的風味。“在歐洲,我發現特別喜歡云南咖啡的,往往是對中國文化、東方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云南咖啡發酵味道比較重,有檀香木的味道,而許多人對檀香文化也缺乏了解和認知。”林淑賢說,“因此,中國咖啡進入歐洲市場,不僅在于風味,還關乎人和文化。”
正是基于這樣的體會,林淑賢自去年開始在巴塞羅那不定期舉辦“云南集市”,通過云南特色飲食、用云南咖啡渣染色的紗線做成的佤族織錦、云南扎染等特色非遺產品,讓更多歐洲民眾了解云南。另外,持續將云南咖啡產品帶出去和國際買家、烘焙商分享,用杯測等國際通用的咖啡語言交流同等重要。“我不斷將云南的豆子帶到歐洲參加精品咖啡杯測,然后將杯測的反饋,如香氣、余韻、酸度、醇厚度、均勻度、平衡感、干凈度、甜感、瑕疵等告訴云南的合作方,這對提升品質很關鍵。”林淑賢說。
當前,云南咖啡已引起各方濃厚興趣。國際咖啡組織的一份報告認為,中國在咖啡領域有著巨大發展潛力,并正在更加堅定地融入咖啡價值鏈。中國正在全球咖啡行業中塑造自己獨特的地位。
美國《時代》周刊此前報道了云南咖啡的興起,認為云南普洱的溫和氣候非常適合種植阿拉比卡咖啡樹。中國不少年輕人正從喝茶傳統向喝咖啡轉變,普洱的種植者也在迎合這種需求。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報道說,中國咖啡產業在持續創新,咖啡公司努力迎合消費者的口味,其中一項創新是“茶咖”,將茶和咖啡融合在一起,例如,瑞幸咖啡推出茉莉花香拿鐵、烏龍拿鐵等茶咖產品,受到歡迎。
越南媒體關注云南咖啡的生態種植理念。云南咖啡產區率先推行生態種植,倡導蔭蔽種植模式。這種可持續發展理念,與越南消費者日益增強的環保意識不謀而合。在中國—東盟自貿協定3.0版升級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雙重推動下,云南咖啡正加速拓展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市場。
泰國“一帶一路”經濟與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吳森提蘭谷對記者表示,云南咖啡打開越南市場,不僅為中國咖啡產業的全球化提供范例,也為中國農業從“跟隨”到“引領”的轉型提供借鑒。展望未來,中國咖啡有望通過品牌建設、文化輸出和可持續發展,在東南亞持續拓展市場。
林淑賢對記者表示,希望和家鄉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共同成長,“我對云南咖啡的未來充滿信心”。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