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捐贈茶”到“致富茶” “白茶一號”在四川多地進入盛產期
3月29日,春風和暢,廣元市青川縣木魚鎮紅旗社區“白葉一號”產業示范基地里,紅旗社區的“白葉一號”正式開采。基地管護人員白培明指導茶農們,“采的時候要采‘一芽一葉’。”自2022年建成以來,這是該基地首次大規模采摘。
2018年7月,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捐贈的白茶苗“白葉一號”落戶青川。7年時間里,在浙江和青川的共同努力下,“白葉一號”在青川扎穩了根,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群眾奔富的“致富茶”。
截至目前,青川縣共建成“白葉一號”標準化種植基地7075.5畝,預計在2028年前后,全面進入豐產期,每年鮮葉產量可達70萬斤、產值可達2.8億元,帶動基地村7900戶農戶戶均年增收約9000元。
放眼全川,從川東的達州、廣安到川南的瀘州等地,“白葉一號”逐步從扎根走向盛產,在茶葉種植、加工和茶旅融合中扮演重要角色,成為帶富更多群眾的“金葉子”。
青川“白葉一號”陸續進入盛產期
膝蓋高的茶壟旁,茶農腰間系著竹簍,雙手在茶樹間上下翻飛,一顆顆飽滿的芽頭被放入簍中。“手腳快的話,一天一個人可以摘3到4斤。”白培明說。
2022年3月,浙江安吉捐贈的“白葉一號”茶苗落戶紅旗社區,建成標準化基地101畝。經過3年培育種植,該基地去年實現第一次采摘(管護性采摘),今年進入盛產期。木魚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楊波介紹,該基地采用公司托管的形式,全部托管給了青川縣鼎源茶業有限責任公司開展日常管護和經營。
白培明既是當地居民,也是公司員工。“‘白葉一號’大老遠從浙江安吉來到我的家鄉,我肯定要盡心盡力管護好,讓它成為家鄉的‘致富茶’。”白培明說。
“預計今年基地可以采摘鮮葉5000斤左右。”木魚鎮紅旗社區黨委書記盧中平介紹,該基地屬于社區集體經濟組織,這些收入將為社區居民共有。
在青川,“白葉一號”的產量日益增多,喬莊鎮瓦礫村、騎馬鄉水磨村等地,“白葉一號”全都進入盛產期。“共6個鄉鎮、14個村(社區)的‘白葉一號’茶園將陸續進入盛產期。”青川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德軍介紹,2025年,青川白茶預計產鮮葉5.6萬斤,加工干茶1.25萬斤。
從種植到銷售
東西部協作解決銷售后顧之憂
“挨著稱,稱完的來我這里確定一下斤兩。”這段時間的每日下午,青川縣沙州鎮青坪村村民強錫香總會開著面包車來到村委會旁,收購村民當天采摘的“白葉一號”鮮葉。2021年,青川縣探索“返租倒包”經營模式,強錫香主動承包200畝茶園。后來,她又擔任起廣元市青川縣湖廣白茶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合作社與青川的龍頭茶企簽訂了“白葉一號”鮮葉認購協議,茶農采摘的“白葉一號”鮮葉,將由茶企統一收購制作銷售。
令強錫香高興的是,今年,在杭州市西湖區的幫助下,青川的“白葉一號”將借助西湖區茶葉銷售渠道,在當地西湖龍井等專營店開設“青川白茶”專柜,拓展銷售渠道。“到時候我們種的白茶,也可以直接拿到杭州銷售了。”強錫香開心地說。
4月2日,2025年西湖·青川茶文化交流暨青川白茶開茶季系列活動還將在青川縣舉行。這次開幕式,由青川縣和西湖區聯動舉辦,將通過開展茶文化交流、茶旅推介,進一步提升青川茶產業發展水平和知名度。
“在杭州市相關科研院所的幫助下,我們研發了青川白茶發酵飲料、青川白茶啤酒等新茶飲品。”青川縣茶產業發展事務中心主任馬浩強介紹。
“‘青川白茶’集體商標也已注冊成功,下一步,當地將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幫助青川白茶更好走出大山。”
“白葉一號”已在多地扎根
自入川以來,“白葉一號”還走進了更多四川鄉村。
達州市大竹縣團壩鎮白茶村茶農李英告訴記者:“自從種了白茶,收益明顯更好了。”
2009年,大竹縣從浙江安吉首批引進的3000多株“白葉一號”茶苗,在白茶村種下,拉開了全縣種植白茶的序幕。截至目前,該縣13個鄉鎮已發展茶園8萬畝,盛產面積5萬畝,帶動32個行政村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10萬元。“大竹白茶”也于2020年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定。
達州市通川區、萬源市和宣漢縣也在積極種植白茶,其中,通川區在碑廟鎮鑼鼓村等地建立起千畝白茶園。
在廣安市,“白葉一號”的種植面積也在擴大。鄰水縣正積極推動白茶基地二期4500畝基地建設,建設完成后,該縣白茶基地面積將達到1.2萬余畝。
鄰水白茶基地負責人葉春偉介紹,目前,鄰水縣建成了“白葉一號”標準化精品茶園7500畝,其中2300畝已進入盛產期,僅2024年,實現白茶銷售額三千余萬元,帶動周邊1600余人就業。
依托白茶基地,鄰水縣還聯動發展一二三產業,建茶葉加工設備生產廠房,發展茶文旅產業,帶動茶區茶農戶增收。“現在采茶旺季,光采茶每天就能有200多元收入,再加上平時在基地和茶廠干活的工錢,收入還是不錯。”鄰水縣豐禾鎮關口村村民譚榮碧告訴記者。
在川南,“白葉一號”也開始扎根。2022年,浙江商人何迅民通過浙川東西部協作平臺在瀘州市敘永縣向林鎮建立1700畝高效茶葉基地,其中包括約350畝“白葉一號”和約400畝“白葉二號”。
“敘永縣很適合種植白茶。”何迅民說,去年,“白葉一號”實現初采,今年已能達到畝產20斤干葉,預計今年能收獲干葉約15000斤。何迅民預計,明年春季,敘永縣的“白葉一號”可正式全面投產。
一片茶葉,打開了更多四川人的發展想象。隨著“白葉一號”在更多地方扎根,不少地方也開始謀劃白茶產業抱團發展,一個鐫刻著浙川情誼的白茶產業,正在興起。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