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勒香梨:破局發展路在何方?
作為中國梨類品牌價值榜首的庫爾勒香梨,2024年品牌價值達到139.3億元,是新疆林果最閃亮的“金字招牌”。然而,2025年開局伊始,庫爾勒市政府、企業與專家達成共識:庫爾勒香梨產業面臨品種單一、生產成本攀升、銷售模式轉型滯后等多重挑戰,亟須通過全產業鏈升級實現破局發展。
“金字招牌”下的隱憂
3月28日上午,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倉庫彩旗招展、人潮涌動,滿載著40噸庫爾勒香梨的貨車鳴笛啟程,一路向西駛向烏茲別克斯坦。此次出口采用“屬地直通”模式,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為企業節省了時間和資金成本,預計壓縮通關時效30%以上,單箱物流成本降低15%。
“‘屬地直通’為庫爾勒香梨開辟國際市場提供了新模式,將為2025年庫爾勒香梨破局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香梨協會會長盛振明說。
庫爾勒香梨有1300多年栽培歷史,因其香氣濃郁、皮薄肉細、耐久貯藏、營養豐富等特點,被譽為“梨中珍品”。近年來,隨著庫爾勒香梨標準化生產、市場化經營、產加銷一體化發展,品牌價值連年攀升,從2018年的98.88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139.3億元,增長了40.9%,連續7年穩居中國梨類品牌價值第一名。
雖然看起來風光無限,但在2025年2月22日舉行的第二屆庫爾勒香梨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企業、政府官員卻集體為庫爾勒香梨發展把脈,將破局發展作為2025年產業發展主題,推動產業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庫爾勒香梨為何要破局?金字招牌下有著怎樣的隱憂?
庫爾勒香梨種植面積96.7萬畝,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面積56萬畝,阿克蘇地區40.7萬畝。2024年庫爾勒香梨產量達150萬噸,巴州和阿克蘇地區分別占76萬噸和74萬噸。
來自巴州庫爾勒香梨協會的市場分析顯示,受近年市場整體需求乏力影響,庫爾勒香梨遇到了旺季不旺、淡季冷淡、假日帶動效應不明顯的市場行情。加之果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河北、山東等地梨產業快速發展,國外進口水果數量激增,而庫爾勒香梨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自然災害頻發等諸多因素疊加,使得庫爾勒香梨價格下降,果農收益降低。
據統計,2022年—2024年,庫爾勒香梨(100克以上)在巴州地區平均地頭收購價格從2022年的9.4元/公斤,下降至2024年的4.2元/公斤;阿克蘇地區則由7.6元/公斤下降至2.3元/公斤。在全國最大的專業果品批發市場——嘉興水果市場,2024年庫爾勒香梨銷售額4.66億元,同比下降了11.27%。
價格是市場的晴雨表,面對市場變化,把握好未來發展方向至關重要,而圍繞庫爾勒香梨如何破局發展,引起產業相關各方的關注和深入思考。
產業升級勢在必行
“價格下跌、需求不旺只是看到的表象,背后反映出的是庫爾勒香梨產業鏈不強、種植結構不合理、銷售轉型滯后等不足,這些正是破局發展的方向,只有加快變革轉型,才能增強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盛振明說,2025年是庫爾勒香梨的破局發展之年,不僅體現出產業相關各方面對市場危機的意識,也表明大家對未來發展的信心,通過補齊短板,在未來發展中贏得主動。
庫爾勒香梨的破局路徑清晰:以科技提升抗風險能力,以標準化夯實品質根基,以品牌賦能全球化競爭,構建“種植—加工—銷售—文旅”全產業鏈生態。
在科技支撐上,加快抗寒栽培技術推廣,增施有機肥提升樹勢,引入農業保險與氣象預警,最大程度防范和化解自然災害對產業的影響。同時,利用已有的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等平臺,引進示范推廣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加快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
在標準化建設上,從苗木培育、品種篩選、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控、采摘、冷藏保鮮、包裝、深加工等方面實施標準化建設。推廣優質高效綠色栽培技術,以提高果品質量安全為出發點,研發應用適合香梨的輕簡化栽培模式和關鍵技術。
在品牌建設上,全年全域開展庫爾勒香梨品牌推介宣傳,除了做好中國—亞歐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大型展會宣傳推介外,今年首次在驚蟄日設立庫爾勒香梨銷售節,宣傳驚蟄吃梨的文化傳統,并加大國際國內市場開拓力度。
“品質是林果產業發展之基,想要種出精品,就是要通過標準化生產、科學監管,以品質增加市場競爭力。”庫爾勒市香梨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庫爾勒綜合試驗站站長張峰說,目前庫爾勒市已全面開展香梨新品種引進與育種工作,新引進的21個梨的新品種進一步豐富了梨的品種資源,為后續育種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時,加強與市場對接,推動新品種示范推廣和產業化發展,為香梨產業繁榮和發展貢獻力量。
主動變革擁抱市場
庫爾勒語露香果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銘遠20年前開始探索新品種梨的引入,在他看來,庫爾勒香梨一家獨大的種植結構太單一,遇到市場波動時,潛藏著市場風險。
經過反復探索,徐銘遠成功將玉露香梨在庫爾勒市種植成功,并發展到2萬畝。如今,玉露香梨已被列為推廣品種,不僅豐富了梨品種,還給消費者帶來多樣化的選擇。
“破局發展要建立緊密面向市場的成長機制,包括品種培育、種植技術、品牌宣傳和深加工等,全產業鏈都要圍繞市場做文章,不但要了解自身優勢和不足,還要看到市場其他果品表現,這樣才能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和習慣,在產品開發和銷售模式上探索求新,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徐銘遠說。
近年來,電商迅猛發展對庫爾勒香梨的傳統銷售帶來很大沖擊,也倒逼種植戶和企業加快銷售轉型。以往庫爾勒香梨的銷售主要通過傳統批發市場來完成,占比高達96%。近年來,批發市場銷售量在快速下降,目前已經降至46%,而零售終端、電商和社區團購等新零售快速發展,已經占到了33%、11%、10%,而且還在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盛振明認為,銷售是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庫爾勒香梨破局發展的關鍵之一,協會將積極推動傳統銷售模式轉型發展,拓寬線上銷售渠道,讓次日達、小時達成為庫爾勒香梨銷售的主流,讓消費者第一時間吃到新鮮健康的香梨。
“電商發展對廣大香梨種植戶是好事。”徐銘遠認為,在傳統批發銷售模式中,果農沒有定價權,是產業鏈中最不賺錢的群體。而借助互聯網銷售,果農可以與消費者面對面,減少了大量的中間環節,能夠有效提高利潤,對產業發展非常有利。
據了解,巴州庫爾勒香梨協會近年來積極探索在全國設立前置倉,將庫爾勒香梨轉移至前置倉加工、包裝、銷售,結合各電商平臺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使庫爾勒香梨具備了快速輻射能力,大大提升了庫爾勒香梨市場占有率。
庫爾勒香梨的破局發展是新疆林果業從粗放擴張到精細化運營的縮影,當產業從追求“量”的增長轉向“質”的突破,當科技、金融與生態成為新動能,新疆林果業方能真正從“產業優勢”到“產業強勢”的蛻變。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