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今年力爭“土特產”全產業鏈產值達3300億元
浙江某地茶園開采。浙江省農業農村廳 供圖
中新網杭州4月11日電(記者 王逸飛)11日,記者從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該廳日前印發《浙江“土特產富”全鏈發展優質優價工程實施方案(2025—2027年)》(下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省建成單條產值超十億元、超百億元的鄉村“土特產”全產業鏈135條、12條,全產業鏈產值增長3.5%以上、達到3300億元。
作為共同富裕探路省份,當下浙江正以“千萬工程”為牽引,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縮小“三大差距”。其中,做深做透“土特產”文章,打造“土特產富”全鏈發展標志性成果,成為該省的重要發力方向。
記者了解到,浙江將緊盯“縣城—中心鎮—重點村”發展軸建設,堅持挖掘“土”的資源、放大“特”的優勢、形成“產”的鏈條、提升“富”的成色,推進鏈軸聯動發展,以“產業鏈培育+創新鏈協同+價值鏈提升+利益鏈聯結”為路徑,加快構建“土特產”培育發展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
在具體目標上,除前述提及的2025年目標外,《方案》還提出到2027年底,建成單條產值超十億元、超百億元的鄉村“土特產”全產業鏈分別達到150條和20條、總產值達到3600億元。
此次,浙江聚焦產業提級、品質提升、加工提標、流通提速、品牌提能、聯農提效等,明確了接下來的“路線打法”。
以構建鏈群融合新格局為例,該省將構建“產業鏈—重點縣—龍頭企業—平臺基地”聯動發展模式,形成“一業一策一方案”,每條省級全產業鏈培育2—3家“鏈主”企業,建立協同推進機制,推動生產、加工、流通、服務各環節全鏈條提升;省級重點培育茶葉、水果、中藥材、蔬菜、食用菌、優質米、地方豬、蛋雞、優質雞、湖羊、中華鱉、羅氏沼蝦、溪流性魚類等優勢特色產業鏈群,各市聚焦優勢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帶動縣(市、區)重點培育一批特色農業主導產業鏈。
再如聚焦“流通提速”,浙江將發力拓展市場配置新空間。相關舉措包括在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的縣城和重點鄉鎮,每年分類分級建設產地冷鏈集配中心20個;依托鄉鎮客運站場、基層供銷合作社、農事服務中心、郵政局(所)等,新建或改造提升鄉鎮級物流服務站;支持發展農產品銷售海外基地、公共海外倉等。
此外,為加快省內山區海島縣發展,浙江還提出到今年年底,每個山區海島縣至少培育1條目標單產10億元以上特色產業鏈;到2027年底,實現每個山區海島縣至少打造1條單產10億元以上特色產業鏈。(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