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模式”創示范 千年黑茶綻新光
在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這片山水相依的土地上,黑茶的茶香彌漫在每一寸空氣中。安化,素有“中國黑茶之鄉”的美譽。2009年,“安化黑茶”獲準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0年,安化黑茶被認定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20年,安化黑茶入選首批中歐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互認互保名錄;2021年,安化黑茶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獲批籌建……近年來,安化縣以獨特的“五三模式”為核心,推動安化黑茶地理標志產業在高水平保護、高標準管理、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2024年,安化黑茶實現綜合產值268億元,帶動就業40萬人。
“三個機制”織密“保護網”
“以前各部門各管一攤,現在省、市、縣三級聯動,像一張大網兜住了整個產業鏈。”安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強安化黑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該縣通過跨層級創建機制、跨部門聯動機制、跨區域協作機制,建立起省、市、縣三層級同創建,23個縣直部門抓落實,181個縣域同保護的工作格局。
建立跨層級創建機制是這一工作格局的重要一環。湖南省知識產權局與益陽市人民政府共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合作協議將示范區工作納入其中。湖南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也與安化縣簽訂知識產權合作備忘錄,形成了省級統籌、市級指導、縣級實施的協同創建格局。
跨部門聯動機制同樣發揮著關鍵作用。由23個縣直部門組成的示范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每次開會,各部門都會交流工作進展,一起解決遇到的問題。”一位參會的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跨區域協作機制讓安化黑茶的保護范圍延伸到了全國各地。安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與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全國180個縣域有關部門建立協作關系,通過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行政執法信息共享,實現了生產集中地、銷售集散地、網絡平臺總部屬地的地理標志聯動保護。
“三個體系”筑牢“品質關”
早春時節,在安化縣的茶園里,茶農們紛紛按照標準化技術進行茶葉栽培。“以前種茶憑經驗,現在有了標準,種出來的茶葉品質更好了。”一位茶農笑著說。
安化黑茶不斷健全標準體系。當地原有的17項地方標準涵蓋安化黑茶全產業鏈,2021年,安化縣將其中13項地方標準修訂合并為10項“地理標志產品安化黑茶”系列標準,突出了地域性和獨特性。2023年,該標準外文版發布,推動了標準國際化。
檢驗檢測體系也日益完善。安化縣以國家黑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南)為核心,安化黑茶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縣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食品藥品檢驗所等為支點,第三方檢測機構和企業檢測室為補充,構建起了全方位的檢測網絡。
質量安全體系建設更是讓消費者喝得放心。當地建設起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黑茶5G智慧農業大數據中心,幫助22家茶企實現了以“檢驗檢測+質量追溯+5G”為核心的可視化監管,114家茶企入駐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實現產銷全程可追溯。
“三方監管”擦亮“金名片”
在安化縣的茶葉市場,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對一家茶企進行“雙隨機、一公開”檢查。“我們要確保企業規范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維護安化黑茶的品牌形象。”工作人員一邊檢查一邊說。
安化縣積極推動行政部門、行業協會、企業主體三方發力,以高水平管理促進行為規范。
行政監管不斷加強。《安化縣安化黑茶地理標志管理辦法》等文件出臺,統一規范了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地域范圍、包裝標識和管理規則。目前,安化黑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企業有67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授權企業116家。
行業監管也在發揮重要作用。安化縣茶葉公共品牌商標授權使用評審委員會、縣茶業協會制定了“安化黑茶”證明商標授權使用管理辦法,嚴格把關申請使用企業。當地創新打造的安化黑茶品鑒、價格、黑毛茶樣茶標準三大體系,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企業主體也積極參與監管。不少企業將地理標志元素融入發展過程,爭創示范企業、示范茶園、示范門店。當地茶企嚴格抓好標準的貫徹實施,通過各類認證,不斷提升安化黑茶產品質量。
“三產融合”點燃“新引擎”
在安化的一家茶企里,工作人員正在展示新研發的速溶茶、黑茶護膚品等產品。“我們通過產學研合作,不斷推動安化黑茶向精深加工發展。”企業負責人介紹道。
安化縣不斷深化“地理標志+加工制造”,讓安化黑茶產業發展持續升級。在做好傳統黑茶產品的同時,當地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成立安化黑茶學校培養本土地理標志保護人才,與多個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推動安化黑茶產業向精深加工發展。
“地理標志+文化創意”也讓安化黑茶文化大放異彩。2項黑茶制作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各類文化活動、影視作品和舞臺劇,讓千年黑茶文化深入人心。
“地理標志+生態旅游”更是為安化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沿著雪峰湖沿庫的“生態茶湖”漫步,或是登上芙蓉山、云臺山的“生態茶山”,滿眼都是綠意盎然的茶園。2024年,安化共接待游客12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00億元,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動力。
“三重宣傳”打造“國際范”
在線下,當地通過舉辦各類活動、建設博物館和展示館、在重要地點布局宣傳牌等方式,讓游客和消費者親身感受安化黑茶的魅力。
在線上,安化黑茶借助電影、電視劇、公益廣告、直播等形式,在眾多媒體上頻繁亮相。此外,當地還成立茶類“抖音”電商直播基地,讓“安化黑茶”話題播放量達到近20億次。
海外宣傳讓安化黑茶走向世界。當地積極組織企業抱團參加世界各地茶事活動,安化黑茶還隨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走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讓世界品味到其獨特韻味。
一片葉子富裕一方百姓,一個地標激活全域經濟。春意正濃,不少游客慕“茗”而來,踏青茶鄉,尋味茶韻。在安化縣,以地理標志產業發展為抓手,安化黑茶的故事仍在繼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