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提升“甘味”農產品品牌價值
甘肅地域廣袤,獨特的地理區位與多元的氣候條件相互作用,孕育出品類豐富、品質優良的農產品。“甘味”農產品作為甘肅地理標志的典型代表和悠久農耕文化的傳承載體,不僅是甘肅農業的標志性品牌,更是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甘肅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要立足甘肅獨特的農業資源稟賦,以“甘味”品牌建設為載體,進一步打好特色牌、提升競爭力、拓寬增收路。
明晰品牌定位,加強品牌整合與管理
優化品牌架構。構建“甘味+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的三層次品牌體系。其中,“甘味”省級品牌作為全省農產品的統一標識,旨在塑造鮮明的品牌形象,提高甘肅農產品在全國及全球市場的知名度;區域品牌則依托各地獨特的地理、氣候及文化資源,強調地方特色,挖掘特色價值,塑造獨特的品牌形象;企業品牌則專注于產品的差異化,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這三個層次的品牌體系相互依存、協同共進,形成覆蓋不同市場層次的品牌矩陣,有效增強“甘味”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強化品牌管理。制定并細化“甘味”農產品品牌的使用規范及管理辦法,明確嚴格的準入與退出機制。對使用“甘味”品牌的生產主體,從生產環境、生產過程到產品質量進行全方位審核,確保符合標準的主體方可使用該品牌。同時,建立動態監管機制,定期對品牌使用主體進行抽檢,若發現違規行為,立即撤銷品牌使用資格,以維護“甘味”品牌的高品質形象,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此外,建立健全質量追溯體系,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產品信息的全程可追溯,確保在質量問題出現時,迅速定位責任主體,并及時采取措施,以維護品牌聲譽。
開展品牌認證。鼓勵農業經營主體積極參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等權威認證。這些認證不僅是對農產品質量的認可,也是提升品牌附加值的重要途徑。綠色食品認證強調產品的無污染、安全和優質;有機農產品認證重視生產過程的生態環保與可持續性;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則突出產品的地域特色與品質優勢。通過權威認證,進一步鞏固“甘味”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嚴守質量底線,夯實品牌價值根基
建立全鏈條質量標準。圍繞“甘味”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儲存及運輸環節,制定統一且嚴格的質量標準與操作規程。在生產環節,推廣標準化的種植與養殖技術,規范農業投入品的使用,嚴控農藥、化肥及獸藥的殘留,從源頭上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在加工環節,設定嚴謹的加工工藝標準,確保在加工過程中不添加有害化學物質,保留原有的營養成分與品質;在儲存和運輸環節,制定適宜的溫度、濕度及包裝標準,以防農產品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受到污染或損毀。
加強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加大對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的投入,更新檢測設備,提升檢測技術水平。引進先進的檢測儀器,以提高檢測的準確性與靈敏度;加強檢測人員的培訓,提升其專業素養與業務能力。構建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質量信息的可查詢與可追溯。消費者通過掃描產品二維碼,可以獲取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及檢測等全過程信息,增強其對產品的信任。同時,建立質量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政府監管部門、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互通,提高質量監管的效率與透明度。
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選擇基礎條件良好且產業特色突出的區域,建設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在示范區內,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技術,建立完善的質量標準體系與質量檢測體系,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省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的提升。通過舉辦現場觀摩會、技術培訓班等活動,向其他地區推廣示范區的成功經驗與做法。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借鑒示范區模式,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開展農業標準化建設,推動農業向標準化、規范化與現代化方向發展。
重視科技賦能,拓展品牌價值空間
加強科技創新。不斷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資金投入,推出激勵政策,鼓勵企業與社會資本參與農業科技研發。設立專項資金以支持農產品品種選育、種植養殖技術革新和保鮮加工技術開發等關鍵領域。對參與農業科技研發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等政策支持,以降低研發成本,激發企業的研發積極性。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農業科技項目的信貸投入,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資金保障。
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農業科研機構與農業企業的深度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共同建設農業科技研發平臺、成果轉化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高效轉化。農業科研機構擁有豐富的科研資源和專業人才,能夠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創新思路;而企業則具備更貼近市場和了解消費者需求的優勢,能夠迅速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通過產學研合作,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加速農業科技的進步。
充分發揮農業的多功能性。將農業與旅游、文化等產業有機融合,開發農業觀光、農事體驗和鄉村旅游等項目,構建集生產、生活和生態于一體的特色農業產業綜合體。讓消費者親身參與農產品的生產過程,感受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從而進一步提升“甘味”農產品品牌的影響力與吸引力。
創新營銷傳播,提升品牌市場影響力
拓展營銷渠道。在穩固傳統線下銷售網絡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電子商務營銷的發展。搭建“甘味”農產品電商平臺,為農業企業及農民合作社提供高效的銷售通道。鼓勵農業企業與農民合作社積極拓展電商業務,強化電商人才的培養,提升其運營能力。加強與大型電商平臺的合作,開展線上促銷活動,設立“甘味”農產品專場直播,通過限時折扣等方式提高網絡銷售額。
創新營銷手段。深入挖掘“甘味”農產品的文化內涵與品牌故事,借助短視頻、直播及社交媒體等新興傳播平臺進行宣傳與推廣。制作精美的短視頻,展示“甘味”農產品的種植、養殖、加工工藝及獨特風味,以吸引消費者的關注。通過直播帶貨,讓消費者直觀了解產品的特點與優勢,增強購買欲望。舉辦農產品文化節、采摘節等活動,實施體驗式營銷,使消費者親身參與農產品的采摘與制作,感受隴原大地的農耕文化與鄉村風情,增強對產品的認知與喜愛。
加強品牌傳播。制定系統化的“甘味”農產品品牌傳播策略,增加宣傳投入。整合電視、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資源,實施全方位、多層次的品牌宣傳。在傳統媒體上投放廣告及專題報道,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在新媒體平臺上,利用社交媒體及短視頻平臺進行品牌推廣,擴大品牌影響力。積極參與國內外農產品展銷會、博覽會等活動,展示“甘味”農產品的特色與優勢,拓展國內外市場。在展銷會上設置特色展區,通過產品展示、現場品嘗及互動體驗等方式,吸引國內外采購商與消費者的關注,提升“甘味”農產品的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
作者為甘肅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