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山耕:“點綠成金”的品牌標桿
作為覆蓋全市域、全品類、全產業鏈的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通過品牌創建與運營破解了麗水農產品品類多而散、主體多而小、市場競爭力弱的難題,并不斷創新運營機制、構建運營生態,溯源管理倒逼與加速農業標準化進程,以品牌背書提升生態產品價值,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溢價。
2018年至2020年,“麗水山耕”連續三年蟬聯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區域農業形象品牌類榜首,成為麗水又一張“金名片”。
天賜秀山麗水,孕育物產眾多,其中不乏景寧惠明茶、慶元香菇、遂昌菊米、處州白蓮等成名已久、聲名遠播的農產精品。從軒轅黃帝時期的縉云燒餅傳說,到有史可循的1100年前惠明和尚開山種茶、880年前吳三公開創世界香菇之源、520年前藥圣李時珍訪石練嘗菊米……麗水農業的魅力源于這片土地上動人的歷史故事。
在充分認知且尊重麗水農業文脈的基礎上,麗水整合文脈符號,創立“麗水山耕”這一品牌,將區域名稱、區域地貌、農耕文化相結合,象征來自麗水原生態環境中的農耕方式、農耕文化和農耕產品。
“麗水山耕”品牌所有者是麗水市生態農業協會,運營和推廣由麗水市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采取“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運作模式。“政府創牌保證了政府對品牌背書的公信力與公益性,協會注冊所有保證了行業協會監管的約束性,國資公司運營保證了市場主體的靈活性,體制運行高效靈活。”市農發公司負責人認為,政府、協會、部門、市農發公司和農業主體分工協作,形成合力從標準化、電商化、金融化等方面建立了“麗水山耕”生態系統。
2018年以來,麗水對標歐盟標準出臺了三批106種農藥化肥的限用、 禁用目錄,并全面推行農藥購買實名登記制度,“麗水山耕”產品實現檢測全覆蓋,建立了“四級九類”(市、縣、鄉、企業“四級”,蔬菜、水果、食用菌等九大產業“九類”)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監管體系。
截至2021年4月底,麗水生態農業協會會員總數達629家,全省獲得“麗水山耕”品字標認證企業共390家,發放證書531張;全市加入省市兩個平臺追溯體系的企業達1419家,累計申領使用溯源二維碼防偽標簽320萬張。2018年、2019和2020年連續三年蟬聯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區域農業形象品牌類榜首。
去年,“麗水山耕”農產品實現年銷售額108.53億元,平均溢價率達30%。同年7月,市農發公司和浙江趕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共同推出優質農產品O2O新零售體驗店——“山耕到家”,依托“麗水山耕”強大的供應鏈資源、趕街村貨資源和運營優勢,致力于打造集麗水九縣(市、區)產品地道、品類齊全、宅配到家、品控到位的新零售標桿平臺,通過社群營銷、線上下單+線下配送的方式實現“村貨進城”“消費扶貧”和“電商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