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味知濟 香飄京城,黃河之濱的農業品牌崛起之路
編者按:
城市是文明的載體,IP是城市的靈魂。在 "十四五" 規劃收官、"十五五" 規劃謀篇布局的關鍵節點,濟陽正以高質量北部中心城區建設為目標,在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與省會 "北起" 布局中勇毅前行。為全面展現濟陽的文化特質、發展動能與時代風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別開設《打造濟陽城市 IP 講好濟陽品牌故事》專欄,聚焦全區各部門在項目提升、產業發展、城市更新等領域的亮點品牌,以媒體視角解碼城市基因,以品牌化思維傳播濟陽聲音,讓每一個品牌故事都成為濟陽向上的生動注腳,讓濟陽的獨特魅力成為更多人心中的難忘記憶。
好味天成濟陽韻,瓜熟果香天下聞。4月12日,在新發地國際農產品會展中心,山東濟陽“好味知濟”區域公用品牌推介暨“仁風西瓜”產品展銷會隆重舉行。來自黃河岸邊的特色農產品琳瑯滿目:仁風西瓜金黃飽滿,散發著甜蜜的果香;曲堤黃瓜青翠欲滴,頂花帶刺;垛石番茄紅艷似火,宛如一顆顆瑪瑙……這些帶著黃河泥土芬芳的優質農產品,讓首都市民和各地客商贊不絕口。
品牌之路:
七年磨一劍,出鞘見鋒芒
濟南北部的濟陽,因濟水而名,伴黃河而興,居泉城而盛。近年來,濟陽區依托北緯37度“黃金緯度線”與黃河沖積平原的天然稟賦,創新提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戰略規劃項目,打造“好味知濟”農業品牌,承載著黃河兒女的農耕智慧,更寄托著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
2018年的春天,當第一縷春風吹過黃河岸邊的楊柳,“好味知濟”品牌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破土而出。邀請浙江芒種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進行濟陽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規劃設計,并于第十六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成功發布。這不僅僅是一個品牌的誕生,更是一場農業變革的啟航。
七載春秋,“好味知濟”品牌從蹣跚學步到昂首闊步,從偏居一隅到名動京華。2024年4月,山東濟陽“好味知濟”農業嘉年華暨濟陽農產品進京推介活動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濟陽區30余家企業、50余種特色農產品進京展銷推介,好評如潮。
今年4月,“好味知濟”再次進京,“好味知濟”區域公用品牌推介暨“仁風西瓜”產品展銷會上,部委領導、專家學者、農副產品經銷商等100余名領導嘉賓參與,濟陽區人民政府與北京新發地農產品市場,山東濟北產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市濟陽區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北京企業現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圍繞供應鏈優化、冷鏈物流、電商營銷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品牌成功,關鍵在于品質保障。所有納入“好味知濟”區域公用品牌的子品牌,三年一屆,每年復審,從土壤檢測到產品追溯,從外觀品相到營養成分,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
正是這份執著,讓濟陽的農產品走出一條以質取勝的品牌發展道路,贏得了3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9個無公害農產品、28項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三品一標”認證總數達到40個。更是引導制定了垛石番茄、仁風西瓜、黃河大米、綠色食品冬小麥等4項種植栽培生產技術規程和現代新型農業園區建設指南共5項地方標準,建立起統一的地方標準體系。
如今,“好味知濟”區域公用品牌已經成為濟陽農產品的金字招牌,建立起“好味知濟”加六大街鎮產品品牌與N個濟陽農業企業品牌的“1+6+N”農業品牌體系,合力塑造“濟陽農品”整體品牌形象,成為鑲嵌在齊魯大地上的一顆耀眼明珠。
一鎮一品:
大地贈珍饈,匠心傳世味
基于一方水土,念好“土特產”文章。濟陽“好味知濟”區域公用品牌包括“仁風西瓜”“曲堤黃瓜”“垛石番茄”“蓬生海鮮菇”“安信種苗”等20余個知名子品牌。其中,重點培育構建的“一鎮一品”,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仁風鎮已有一千多年的西瓜種植歷史,仁風西瓜皮薄而脆,瓤色杏黃而潤,肉質脆而多汁,有“西瓜冰激凌”的美譽,獲得“山東省無公害農產品”“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稱號。如今,全鎮富硒西瓜種植面積達6000余畝,年產量2.5萬噸,年產值達6億元。仁風富硒蔬菜數字產業園建設模式更是載入《中國農業大事記(2023)》,實現智慧農業和品牌提升兩大突破。
在曲堤街道,曲堤黃瓜以條直、刺密、通直、短把、綠芯、脆甜,富含鋅硒等微量元素而聞名全國。“曲堤”牌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品牌名錄。如今,6萬畝的黃瓜種植面積,3萬個大棚連綿起伏,黃瓜年產量已達11億斤,年產值超過17億元。曲堤街道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黃瓜種植基地”,被譽為“中國黃瓜之鄉”,先后榮獲全國現代農業示范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等榮譽,連續3年獲評“全國特色產業超十億元鎮”。
垛石街道,被譽為“中國番茄之鄉”。番茄常年種植面積穩定在3.2萬畝左右,高溫蔬菜大棚、大拱棚數量1.4萬個,年產量達4億斤,年產值超過13億元。垛石番茄4次獲得中國綠色博覽會金獎,榮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入選第七批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現有粉貝貝、釜山88、黃蜜等120余個種植品種,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產業騰飛:
科技賦新農,智啟展宏圖
在傳統印象中,農業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但今天的濟陽農業,正在科技賦能下煥發全新活力。
安信種苗“數字種苗工廠”內,人工智能、數字模型、云計算、農業物聯網等高新技術集合應用,實現系統監控決策、自動化控制、智能化管理,工廠化流水線生產,人工投入銳減80%,農藥化肥使用量降低60%,經濟效益卻提升30%以上,種苗培育智能化水平在全國乃至世界領先。
蓬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獨創海鮮菇液體接種核心技術,成為全國最早運用“液體生態技術”工廠化生產海鮮菇的企業,建立了完整的現代工廠化技術體系,擁有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達20余項,實現了食用菌生產的設施化、標準化、集約化、周年化。公司先后被認定為濟南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山東省食用菌行業優秀龍頭企業、山東省老科協農業科技項目示范基地、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農業農村部蔬菜標準園。
近年來,濟陽區在數字農業領域積極探索,“好味知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依托山東安信種苗股份有限公司、濟南蓬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平臺,通過“企業+農戶+科技”模式,濟陽打造了7家智慧農業應用基地,完善了全區15個數字農業大數據平臺;同時,結合仁風富硒蔬菜數字產業園、曲堤黃瓜全產業鏈示范園等“一街鎮一園區”項目,示范帶動、全域推廣“物聯網+農業”管理模式,水肥一體化、智能控制、智能軌道機器人等新技術新設備在濟陽遍地開花,傳統農業華麗轉身。
農文旅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好味知濟”香飄四方。“黃河情·稻花香”田園綜合體加緊建設,“黃河農耕文化研學之旅”等精品線路全新出爐,仁風西瓜節、曲堤黃瓜節、垛石櫻桃番茄節等農旅盛會將生態資源與鄉村旅游深度綁定,每年各項活動吸引游客如潮,超百萬人次紛至沓來,感受濟陽農業魅力、城市魅力。
產業鏈的延伸更讓農產品的價值得到最大化釋放。濟陽,是山東省食品飲料特色優勢食品產業強區、全國食品工業強區,160余家知名食品企業將優質農產品轉化為琳瑯滿目的商品。從旺旺的零食到統一的飲料,從金曄的果脯到熊貓的乳制品,每一件商品都在訴說著“好味知濟”的品牌故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好味知濟”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向未來——打造一批叫得響、傳得開、立得住的農產品名優產品,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持續拓展全國市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黃河水奔騰不息,這條北緯37度的“黃金緯度線”上,“好味知濟”的故事也將繼續書寫新的篇章。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