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品牌、重獎補、抓質量”東陽市全面推進農產品區域品牌培育
今年來,東陽市通過打造特色品牌,強化資金保障,嚴抓產品質量,全面推進農產品區域品牌培育,帶動全市農產品產業鏈的提檔升級,實現了農產品“走出去”的目的。
一、新建“東白”品牌,帶領農產品“走出去”
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強力打造“東白”系列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推廣“東陽味道”系列產品。發揮品牌的整合提升、溢價增效作用,引領帶動全市農產品從生產到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的提檔升級,帶領農產品“走出去”。編制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規劃,制定形象手冊,印發《東陽市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基地(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范公用品牌使用,統一管理,并為市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基地(企業)提供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優惠政策扶持。
二、強化“資金”保障,助推農產品“強起來”
東陽市財政每年投入1000萬元,專項用于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使用和推廣。經認定的基地(企業)按照標準設計制作農產品包裝,補助5000元。支持該市供銷總社在東陽市區開設“東白”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每年補助50萬元。企業或個人在滬杭等大中城市開設“東白”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實體店,全年正常營業的,最高可獲60萬元/年補助。在天貓、京東等網絡平臺開設主營“東白”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網店的,其技術服務費用按合同一次性給予3-6萬元的補助。
三、嚴格“質量”控管,確保農產品“好又優”
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并將相關經費列入市財政預算,每年安排專項經費用于農產品監管和檢測,配齊監管體系所需機構、人員、設備。2018年,共計發放農產品監測補助、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資金等119萬元。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納入對鎮鄉(街道)和相關部門的年度考核,且在東陽市政府績效考核體系中所占權重高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