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開啟農業品牌發展新時代
授牌儀式
大會現場
10月25日,全市農業品牌發展大會舉行。會議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總結我市農業品牌建設工作,深入分析農業品牌面臨的形勢,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明確新時期推動我市農業品牌建設的思路和工作重點,為建設綠色都市農業強市、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提供有力支撐,實現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還公布了2018年度寧波市名牌農產品名單,舉行了寧波市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啟動儀式。寧波微萌種業公司代表全市農業生產經營者發出了農產品品牌建設倡議書。
目標 構建“1122”農業品牌體系
力爭通過3年至5年的努力,使我市農業品牌化水平顯著提高,品牌產品市場占有率、消費者信任度、溢價能力明顯提升,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明顯提高,品牌帶動產業發展和效益提升作用明顯增強,構建“1122”寧波農業品牌體系:即以1個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牽引,10個縣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為支撐,200個知名企業為主體,2000個“三品一標”農產品為基礎的現代農業品牌體系。
舉措 實施四大行動
(一)大力實施品牌塑造行動,健全品牌培育體系。
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制定寧波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戰略規劃,建立健全“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的母子品牌發展模式,各地要抓緊研究出臺扶持有含金量的扶持政策,做好區域公用品牌創設。有條件的地區要與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緊密結合,一個特優區塑強一個區域公用品牌。按照“一個公用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標準體系、多個經營主體和產品”模式,抓緊制定完善品牌運行管理制度,設立品牌運營機構,加強品牌許可和門檻準入,制定品牌使用細則,建立健全農業品牌監管機制,加大套牌和濫用品牌行為的懲處力度。在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基礎上,加強農產品地理標志、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管理和農業品牌保護,引導構建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新三品”體系。
(二)大力實施品質提升行動,夯實品牌發展基礎。
堅持把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生態的理念貫穿始終,大力推進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標準、加工標準、流通標準和質量安全標準,推進不同標準間銜接配套,形成完整體系。加強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認證與管理,強化農業品牌原產地保護。要統籌農業生產、加工、冷鏈物流等設施項目建設,建設一批規范標準、生態循環的農產品種養加工基地,加快推進農產品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提高優質農產品的供給能力。要充分發揮市、縣、鄉鎮、村四級農產品檢測體系作用,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實現質量可追溯、去向可追蹤、責任可追究,把質量和信譽凝結在產品中。
(三)大力實施主體培育行動,增強品牌發展動力。
要大力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發揮行業協會在品牌整合、市場推廣、行業自律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廣大農民之間的利益聯結,以品牌為紐帶,把主體、協會和眾多中小農戶“綁在一根繩上”,創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和產業聯盟,共同維護品牌的聲譽,共同分享品牌的溢價收益。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尤其是精深加工業,加快培育一批有知名度的農產品加工品牌,實現產業鏈、價值鏈、功能鏈的重塑增值。要加快培育一批農創客、青創客、大學生創業典型和返鄉人員創業典范,挖掘一批“土字號”“鄉字號”特色產品,發展一批根植于鄉村的手藝能人和能工巧匠,建設一支專業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發展視野廣的人才隊伍,提高品牌經營管理水平。
(四)大力實施品牌營銷行動,提高品牌知名度。
要加強與媒體的合作,充分利用“網、微、端、視、聽”等多種載體,開展有文、有圖、有聲、有影、有互動的品牌農業宣傳。尤其在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推進各階段,要集中開展宣傳推介,營銷良好氛圍。要加快品牌農產品“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農業展會、產銷對接會、產品發布會等營銷促銷平臺,精準推介、精準對接,大力開展農業品牌“進市場、進超市、進社區、進飯店、進食堂、進餐桌”活動,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推廣寧波農業品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設境外農業展示展銷中心,搭建國際農產品貿易合作平臺。要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商,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拓寬品牌流通渠道,實現“線上”與“線下”兩條腿走路,打造“網紅”品牌農產品。
倡議書
全市農業生產經營者:
鄉村產業振興,農業品牌振興是核心。我國已經到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跨越的新階段,到了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的新時代。農業品牌是一項貫穿農民增收、農業產業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系統工程,只有走在品牌大道上,我們農業才有希望。值此大會召開之際,我們倡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啟農業品牌發展新時代。
1、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探索有效路徑和方法,更好發揮農業品牌引領作用。
2、嚴格執行國家品牌戰略、農產品安全標準和行業標準,開展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創建。
3、通過科技創新、質量先行、區域特色等手段,創建寧波農業品牌,為寧波農業爭光。
4、服從政府管理,歡迎社會各界監督,積極配合查處和打擊制假售假行為,全力維護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穩定。
5、加強行業自律,遵守職業道德,誠實經營。堅決抵制不正當競爭,維護企業品牌和行業形象,營造公平的市場和健康的行業秩序。
同仁們,每一個農業品牌的背后都是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品牌就是號召力、就是影響力、就是競爭力,我們要把農業品牌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讓我們行動起來,俯首耕耘,砥礪前行,構建農業品牌建設新格局,為我市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做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