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阿妮莫”大涼山區域公共品牌,實現昭覺產業振興!
近期,國家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印發的《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2018-2022年)》文件中,在培育提升農業品牌中提到:實施農業品牌提升行動,培育一批叫得響、過得硬、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農產品品牌,加快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品牌戰略實施機制。并圍繞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塑強一批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以縣域為重點加強區域公用品牌授權管理和產權保護。
區域公用品牌是一種公共資源,它的創建是以產業集群為載體,以區域的歷史、文化為背景,以國際化的注冊商標為存在方式,以市場化運作為基本模式,以整合優化資源、統一標準規范為手段,促進產業集群的國際綜合競爭力的提高。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是供給側改革的需要;國辦曾發文指出,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品牌引領農業區劃調整、結構調整、產業調整,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助農增收;重點圍繞特色旅游,優質糧油,優質果蔬,生態畜禽,優質林果,優質水產,特色中藥材等9大類。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地處涼山州深處的昭覺縣,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努力打造一個綜合代表昭覺的區域公用品牌,它可以有效整合縣域內農業品牌資源,統一使用區域公用品牌,對外塑造昭覺縣農產品良好的整體形象,快速提升知名度、競爭力和附加值,推動產業集群的快速發展!
因此,打造“阿妮莫”大涼山昭覺區域公共品牌,迫在眉睫!
“阿妮莫”在彝語中代表著“美麗的女子”,這樣的美好寓意附加在昭覺的特色農產品上不僅提高產品本身的附加值,更是將屬于昭覺的獨特味道傳向四面八方!
昭覺核桃是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的特產,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點、糖果等,不僅味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萬歲子”、“長壽果”。
昭覺核桃
為加快高山農民群眾脫貧致富,促進生態、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2012年,昭覺縣大力發展核桃產業。截至目前,全縣種植核桃面積達25萬畝,產值達1.42億元。在海拔520米到2200米的區間,核桃樹幾乎村村都有。
馬鈴薯是昭覺縣種植歷史悠久,最具特色的優勢作物之一,全縣范圍內均廣泛種植,農業生產中馬鈴薯是彝族群眾的傳統糧食作物和主要的經濟來源。
昭覺馬鈴薯
馬鈴薯是昭覺縣最具特色的農作物,其種植范圍覆蓋全縣所有鄉鎮和農戶。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馬鈴薯產業作為全縣重點產業、作為惠民工程來抓,使馬鈴薯生產得到了長足發展,產業成效顯著。2008年,省農業廳將昭覺納入《四川省優勢特色效益農業發展規劃》,成為了川西南加工、專用型馬鈴薯重點打造區,同年,全國馬鈴薯優勢區域布局規劃又將該縣納入西南鮮食用、加工和種用馬鈴薯優勢區。2009年,該縣以全州最大面積申請獲批全國綠色食品馬鈴薯標準化基地。
與此同時,昭覺縣還素有“苦蕎麥之鄉”的美譽,是涼山州東部苦蕎麥主產中心,也是全國苦蕎麥生產重點縣之一。
昭覺苦蕎麥
苦蕎麥是千百年來彝族群眾賴以生存的主要糧食作物,是最具特色的古老作物之一。昭覺縣素有“苦蕎麥之鄉”的美譽,是涼山州東部苦蕎麥主產中心,也是全國苦蕎麥生產重點縣之一。
據悉,昭覺縣現有農作物耕地面積66萬畝,其中適宜種植苦蕎麥的土地面積有30萬畝,現有蕎麥品種23個。2012年,昭覺縣苦蕎麥種植面積已達9萬畝,總產量在13500噸左右。
昭覺苦蕎麥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豐富無比的栽培品種資源群及優越獨特的生態環境,重點分布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這些地區具有遠離城市,空氣清新,水質優良,土壤無污染,光照充足,紫外線強,雨量充足,熱量相對偏低,氣溫年較差小,日較差大的特點。這些生態指標是昭覺苦蕎麥優質、高產的關鍵因素,也是成為涼山東部高寒山區優質無公害苦蕎麥生產基地縣的前提條件。
所以,大力建設有民族特色內涵的區域公用品牌,是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航標,它承載著區域歷史文化特色,昭覺用“阿妮莫”這個航標,努力為昭覺特色農產品提供有力支撐,積極搭建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平臺,讓外人認識昭覺,熱愛昭覺,關注昭覺,投資昭覺,讓昭覺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