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農津品 津津有味” 天津市農委傾力打造農業企業金字招牌
日前,記者獲悉,為落實天津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競爭能力”的要求,大力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天津市農委先后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的實施方案》《天津市知名農產品品牌認定管理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傾力打造農業企業金字招牌。
據了解,天津市農委通過加強政策服務、開展品牌培訓、完善標準體系、提供技術服務等,有針對性地培育農業品牌。一是打造市級農業品牌。委托天津市農產品電子商務協會開展品牌評選認定工作,截止目前共認定了147個市級農產品品牌(其中區域公用品牌10個,企業品牌63個,產品品牌74個)。二是打造電子商務品牌。將品牌建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鼓勵天津市品牌農產品開展網絡銷售,重點培育了“薊州農品”“勸寶商城”“家樂在線”等8家區域農產品電商平臺,帶動本區及周邊地區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電商,推進品牌電商化發展。三是打造“特優區”品牌。會同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開展市級特優區創建工作,圍繞特色糧經、園藝、水產、畜牧和林特產品五大類,2019年認定了津南區小站鎮小站稻、濱海新區太平鎮崔莊冬棗等6個市級特優區,不斷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實現產業集群效應,輻射帶動農民增收。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天津市“金倉”“民盛”“齊心”“雙街”等30多家品牌農業企業開通天津市地產農產品直達配送套餐,解決市民“菜籃子”需求,同時積極對接滯銷農產品協助銷售,展現了品牌農業企業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擔當。為促進疫情期間天津市線上消費擴容提質,推動天津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戰雙贏”,農委組織小站稻、迎賓冷鮮肉、瓜果蔬菜等40多家品牌農業企業參加“購天津·春風行動”,通過傳統電商、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渠道,開展線上促銷活動,為大家提供綠色、精品、高檔、安全農產品,滿足市民餐桌文化。組織小站稻、沙窩蘿卜、利達糧油等品牌農業企業參加2020年云上中國品牌日活動,采用3D虛擬形式在網上呈現,提高社會知名度。
據悉,為做精做強天津市農業品牌,天津市農委將著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強化品牌宣傳。圍繞“津農精品”如何管理、如何使用,在如何發揮作用上下功夫, 研究制定《天津市農業品牌化建設管理辦法》,為天津市農業品牌振興提供政策依據。同時加大農業品牌宣傳推介力度,提升農業品牌的知名度。二是加大品牌培育。通過開展農業品牌化知識培訓,提高品牌創建意識,著力于新品牌的培育,做優“新字號”農業品牌,做強“土字號”農業品牌,創建一批市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將農業品牌建設與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實施品牌電商化建設,同時還要培育一批休閑農業、農耕文化等新產業新業態品牌。三是加大品牌監管。建立天津市農業品牌目錄制度,將打造的農業品牌納入天津市“三農”大數據管理平臺,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品牌準入與退出機制。會同市有關部門加強對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嚴厲打擊侵犯農業品牌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加大懲處力度,多方合力共同保護農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