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香神木”區域公共品牌引領農民增收致富!
堅持品牌強農,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是提升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的迫切要求,也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
近年來,神木市高度重視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按照“園區帶動、科技支撐、培育主體、打造品牌”的思路,依托良好生態環境及地理優勢,革新發展特色農業,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及時成立了神木市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精心打造了“國香神木”區域公共品牌,培育出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農產品,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神木市恒景農牧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機械化種植玉米2000多畝,現已建成標準化牛棚7座,目前存欄肉牛1200多頭,主要養殖西門塔爾肉牛,還有部分秦川肉牛等品種,年可出欄肉牛900多頭,主要銷往香港、廣東等地。該公司在大力發展肉牛飼養業的同時,積極指導、帶動周邊群眾、企業一起參與種養殖業,拉動了當地傳統種養行業的升級優化,實現助農增收,與渡口村及周邊村100多戶農戶簽訂飼草訂單,代耕土地2000畝,解決了50多名農民工就業問題。
“下一步,我們爭取繼續做大做強做優養殖業,帶領更多的企業和農戶發展肉牛養殖和機械化種植,共同走上致富道路,為‘國香神木’區域公共品牌貢獻力量。”該公司負責人趙玉軍說。
“神木小米”作為“國香神木”區域公共品牌農產品之一,目前,已經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其影響力正在擴展到更大的范圍。而小米種植也成為神木廣大農民走向小康生活的主要途徑。
“今年谷子長勢還可以,收成肯定錯不了!”近日,神木市欄桿堡鎮瑤坬村賀家溝村民小組鑫凱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賀耀平望著綠油油的谷子地樂呵呵地說:“自從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采用了旱作配套技術之后,從種到收都得按標準來,行距比傳統種植的寬一些,株距近一些,這樣能保水、保墑、高產。谷子耐旱、耐貧瘠,同樣是抗旱品種,我們從優中選優,選擇種植更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的晉谷21和晉谷29,產量更高了、品質也更好了。現在畝產能達到600斤左右,現在有機小米每斤30元,普通小米10元,村民們平均每戶增收上萬元呢,有效地實現了農民增收致富、農產品提質增效。”
“神木小米色澤金黃,黏糊性強,米味濃香,品質優良,市場前景好,一直以來備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賀耀平告訴記者,自鑫凱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主要以種植旱作小米為主,種植技術和傳統不同,采取的是密集型種植技術,統一機械化播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統一加工,部分產品統一銷售,目前吸納40多戶周邊村民加入合作社,今年共種植小米1000多畝,黑豆、綠豆等小雜糧2000多畝,有效地帶動了村民增收。
“以前種植小米產量低,價格也不高,一斤能賣5至6元,如今加入合作社,改良了品種,而且由合作社統一種植機械化種植,節省了人力,產量和品質大大提高了,小米一斤賣價10元,其余時間還可以打零工,一年下來收入比過去翻了一番多呢,讓我們向小康生活邁進了一大步。”村民賀卡堂說。
事實上,跟“神木小米”一樣,“神木黑豆”作為神木地域性特色農產品早已廣為人知,正在形成更為廣泛的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這也是神木全力打造“國香神木”區域公共用品牌的見證。
作為中國黑豆之鄉,神木種植的黑豆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以及亞油酸等,其種皮富含花色苷,具有較好的市場潛力。近年來,神木市大力發展黑豆品牌產業,積極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神木黑豆豆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黑豆產品研發、加工、銷售為一體農業企業。“一直以來,黑豆在群眾眼中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產品,黑豆的用途除了農戶自家做豆腐、榨豆漿、生豆芽外,更多的農戶把黑豆當作家畜補充能量的原料。我就想著要把傳統黑豆做成品牌農產品,讓一粒豆真正富裕一方人。”提及企業成立的初衷,神木黑豆豆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鐵林說。
為了讓神木黑豆帶動更多農民增收,讓神木黑豆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該公司自2018年3月注冊成立以來,在把控好黑豆產品質量的同時,一直致力于黑豆產品研發、產品宣傳和產品包裝,保護好“神木黑豆”這塊金字招牌。“經過兩年多經營摸索,目前,公司生產加工的不同規格的連枷條黑豆、白雞腰黑豆、雙青黑豆(綠黑豆)、棕色黑豆、黑豆面、黑豆錢錢、醋泡黑豆、七合一黑豆禮盒都已上市銷售,五香豆干、八寶豆干、香菇豆干等深加工品也都試驗成功。”王鐵林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的黑豆產品銷售點開始輻射到全國各地,下一步,公司將通過“國香神木”擴大神木黑豆的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挖掘黑豆的價值,帶動更多的農戶種植黑豆,讓種植戶增加收入。
為進一步打造“國香神木”區域公共品牌,7月中旬,神木市農業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與50多家農業合作社和農牧企業簽訂了“國香神木”農特產品供銷三方協議。達成協議的各類綠色優質農特產品將在西安、榆林和神木“國香神木”品牌農特產品展銷實體店進行集中展示、銷售,從而將我市優質農特產品推向全省、全國,進一步提升優質農特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促進我市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