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果變成“金疙瘩” 工信部幫扶河南省洛寧縣打造“云上”農業品牌
“金珠沙梨花似雪,紛紛揚揚,楊柳綠了老墻,梨花白了軒窗……鸝鳥叫醒了村莊?!痹娭兴枥L的是5個月前河南省洛寧縣馬店鎮關廟村金珠沙梨園內的美景。
3月25日,洛寧縣首屆“云上金珠沙梨梨花節暨梨樹認養助農”活動以5G直播的形式成功舉辦。屏幕里一片片似雪的梨花簇擁開放,人們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花開盛景,同時,還可以線上認養梨樹,等到秋季到梨園進行現場采摘。
工信部選派洛寧縣掛職扶貧干部石嵐(左二)組織開展洛寧縣首屆“云上梨花節”活動。
“往年的梨花節都是線下傳統的活動形式,今年受疫情影響,為了避免人員聚集又能將梨花盛景分享出去,我們就將梨花節搬上了‘云端’。”工信部派駐關廟村黨支部副書記石嵐對記者說,“除了‘掃碼云賞花’,我們還策劃了‘梨樹云認養,精準云幫扶’活動,幫助農戶把‘未來的梨’提前賣出去。”
洛寧縣是工信部的定點幫扶縣,通過歷任掛職扶貧干部的艱辛努力,扶貧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據石嵐介紹,洛寧縣將繼續擴大金珠沙梨的種植面積,提高產品品質,拉長產業鏈條,推動農旅融合,把“賣沙梨”變成“賣風景、賣生態”,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當記者走在金珠沙梨園內,眼前株株梨樹上已結滿了顆顆大小似獼猴桃的“金珠果”?!扒淙f樹梨花開”不再只是亮麗風景,待到金秋十月,一顆顆“金珠果”就成了當地百姓脫貧增收的“金疙瘩”。
老樹上開出致富花
關廟村曾是省定貧困村,一直以傳統農業為主。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常年落后,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4戶766人。
20世紀80年代,退役軍人李應賢從馬店鎮北部深山區100多種野生果樹中收集到67個類型的野生沙梨資源,經過15年艱辛選育,最終選育出金珠沙梨新品種。關廟村是金珠沙梨的發源地、原產地,四季分明,常年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富含有機質和益生菌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馬店金珠沙梨果味奇特、營養豐富的特點。2013年9月,馬店金珠沙梨獲得農業部地理標志產品認證;2014年3月獲得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A級綠色食品”認證;2016年申報了“馬店金珠沙梨”商標。
關廟村依托金珠沙梨地理標志產品和A級綠色食品認證等優勢,成立了馬店金珠沙梨發展有限公司和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通過村集體經濟資金入股分紅模式,以商業化、市場化模式運作,在抓產品質量、品牌建設的同時,聚焦精準脫貧,建成沙梨示范基地,大力鼓勵引導貧困戶種植金珠沙梨,1700余戶貧困戶從中受益。當前,金珠沙梨已成為洛寧縣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搖錢樹”和金果產業,全縣已發展金珠沙梨種植面積3.6萬畝,年產值達5000萬元。
“認養農業”延伸“梨”經濟
今年創新舉辦的“云上”梨花節不僅直播了梨花美景,還通過漢服歌舞表演、金珠沙梨培育故事講述、梨樹認養等多種活動,讓線上觀眾在感受梨花之美外,獲取更多關于金珠沙梨的食用方法、誕生過程等知識,從而提升金珠沙梨的知名度,也讓更多人通過網絡與洛寧結緣。
“‘認養一株樹,幫扶一家人’,39.9元,就可以在洛寧擁有一株只為您開花結果的金珠沙梨樹?!笔瘝篂椤霸普J養”活動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吸引了眾多好友參與轉發。截至目前,來自工信系統單位等社會各界410名愛心網友和企業認養了721株金珠沙梨樹,認養活動仍在持續中。
“花還在樹上,果子就已經賣出去了,你說是不是得了大實惠?這‘金珠果’真是俺們的‘致富果’!”貧困戶霍春霞是梨樹認養活動的受益者,看到被認養的梨樹數量不斷增加,她笑得合不攏嘴。這些年,霍春霞一家依靠扶貧政策,種植了6畝金珠沙梨,還蓋了新房辦起了農家樂,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云賞花,打開的是一扇展示洛寧有機農業、鄉村旅游的窗戶;云認養,則是在此基礎上的一種延伸?!甭尻柺猩虅站竹v關廟村第一書記麻耀東向記者介紹,“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實現了農村對城市、土地對餐桌的直接對接,為城市生產新鮮健康農產品的同時,也幫助農村增加收入?!?/span>
梨花節新的辦節理念,是洛寧縣努力化危為機,促進農旅融合,旅游業轉型發展和提檔升級的實踐。“云賞花、云認養、云幫扶”進一步塑造了金珠沙梨“沙梨之王”的品牌形象,能更好地提升其知名度和影響力。
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
近幾年,關廟村不斷擴大金珠沙梨的種植面積,成立了金珠沙梨協會,進行組織化、規模化種植和銷售。由于協會管理松散,作用發揮并不明顯,關廟村黨支部研究決定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成立了金珠沙梨協會黨支部,提出了“關廟村黨支部﹢金珠沙梨協會黨支部”的“雙支部”驅動模式,探索建立了“雙培養”工作機制,實現了黨支部與金珠沙梨產業發展的高度融合。
“通過‘雙支部’驅動、‘雙培養’帶動和‘中心戶’拉動,充分發揮了黨組織對產業發展、帶民致富的引領作用。”麻耀東對此感言,“‘雙支部’驅動就是讓村黨支部和金珠沙梨協會黨支部強強聯合,牽頭建起專業合作社、電商服務平臺,為群眾提供種植、生產、銷售等全程服務;‘雙培養’帶動就是通過將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催生更多的‘主心骨’‘領頭羊’;‘中心戶’拉動就是挑選有帶動能力的黨員作為中心戶,為其他農戶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支持,實現支部對產業的‘精準引領’?!?/span>
“以前村民對黨建的概念很陌生,覺得是個很虛的東西,對日常組織的活動參與興趣不大。但‘雙支部’模式建立后,無論是種植培訓還是黨建培訓,大家的積極性都被大大調動了起來?!笔瘝垢嬖V記者,金珠沙梨協會在黨支部的帶領下,長年免費向種植戶提供技術支持,幫助培育優質果苗,還多次聘請省、市果業專家到現場授課指導,加強對果農的技術培訓。
“這次‘云上’梨花節的嘗試,讓我們對創新品牌營銷有了經驗積累和感悟。未來消費扶貧的營銷能力建設需要更多新鮮血液,所以我們就想能不能把年輕人這一元素加入進來,比如將洛寧縣的大學生聯合起來,把‘雙輪驅動’變成‘三駕馬車’,不斷擴充致富支撐力量?!甭橐珫|說。
石嵐已經開始為10月的金珠沙梨采摘節忙碌著。她在工作日志中寫道: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源頭、前提基礎,它一頭連著農民的“錢袋子”,一頭連著鄉村振興的動力后勁。然而,產業興不興、農民富不富,關鍵就看有沒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黨支部。關廟村的實踐充分證明,把黨建融入鄉村產業發展全過程、全鏈條,夯實基層黨支部這個戰斗堡壘,讓黨建與產業深度融合、無縫銜接,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大的“紅色動力”,我們就能帶領群眾蹚出一條產業興旺的新路子、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