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河套”,黃河流域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樣板
有機小麥種植基地
規模化標準化肉羊養殖基地
萬畝葵園
“天賦河套”產品受歡迎
一項項農業產業規劃振奮人心,一個個涉農項目加速推進,一座座美麗鄉村煥發新顏……金秋八月,瓜果飄香。行走在八百里河套大地,到處激蕩著現代農牧業發展的澎湃春潮,連棟溫室大棚內無公害蔬菜新鮮嬌嫩,標準化圈舍的肉羊即將出欄供應北上廣等高端市場,風景如畫、設施齊全的美麗鄉村讓游客流連忘返。
這些年,巴彥淖爾現代農牧業的華麗轉身、跑出的“加速度”,離不開“天賦河套”這個強力引擎。
秋景美如畫,沃土蘊希望。兩年來,我市以“天賦河套”品牌為引領,樹立“畝均效益論英雄”理念,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力建設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服務輸出基地,優質農畜產品大幅溢價、農牧民持續增收、農牧業加快轉型、生態建設成效顯著,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天賦河套”開啟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我市地處北緯40度農作物種植黃金帶上,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四季分明,水土光熱組合條件得天獨厚,河套灌區是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區,綠色農牧業資源優勢是最大的發展優勢。長期以來,農畜產品品牌“小”“散”“亂”,“河套”名聲在外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開發。為此,我們以品牌建設為引領,全力建設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服務輸出基地,創建并全面打響“天賦河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創建“天賦河套”品牌伊始,市委、政府深刻地認識到:綠色生態是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一定要保護好,走出一條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曉兵多次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實現綠色發展的根基和命脈,而綠色發展又是推動生態環境治理的治本之策,兩者統籌推進,就能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就能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必須深入貫徹“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堅持系統思維,把生態環境治理與綠色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烏梁素海流域綜合治理“生態保衛戰”全面打響,點源、面源和內源污染治理統籌推進、同步展開。在城鎮和工業園區,做到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回用;在河套灌區,開展控肥、控藥、控水、控膜四大行動,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在烏梁素海湖區,開展內源治理,實施入湖前濕地凈化、網格水道、蘆葦加工轉化等工程,加大生態補水力度,促進水體循環,改善湖區水質。同時,在流域上游烏蘭布和沙漠加快建設國家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減少泥沙流入黃河,阻止沙漠侵蝕河套平原;在湖區周邊全面開展礦山和草原生態修復。
在“天賦河套”品牌引領下,山水林田湖草和諧共鳴曲奏出動聽的樂章,草原沙漠、湖泊田地變成了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聚寶盆”。今天,“天賦河套”對巴彥淖爾來說,已不僅僅是一個品牌,更是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天賦河套”鑄造農企攜手致富金鑰匙
兆豐面業4大系列30多個品種入選“天賦河套”以來,大幅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成功獲得了第二十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2019年銷售額突破了1.5億元;三胖蛋食品有限公司就抓住了這樣的機遇,在被授權使用“天賦河套”品牌后,公司取得了2018年銷售額7000萬元,2019年突破了1個億的輝煌成績……
兩年來,“天賦河套”授權企業嘗到了區域公用品牌帶來的甜頭。截至目前, 我市已有12家企業53款產品被授權使用“天賦河套”品牌,它們中既有河套酒業、恒豐面粉這樣的老牌勁旅,也有旭一牧業、三胖蛋、金草原這樣的業界新銳,基本涵蓋了糧油、乳肉絨、果蔬、蒙(中)藥材、籽類炒貨、釀造加工等優勢特色產業。兩年來,“天賦河套”品牌產品實現溢價25%以上,帶動全市優質農產品整體溢價10%以上,河套優質農畜產品的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
廣大農牧民享受到了更多產業紅利:2019年,我市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64元,同比增長10.7%。龍頭企業帶動農牧戶約15.5萬戶,約占全部農牧戶的59.6%,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8%,農牧民來自利益聯結機制方面的收入約占全部收入的75%。
“天賦河套”跑出現代農牧業發展“加速度”
兩年來,在“天賦河套”品牌的引領下,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服務輸出基地建設掀開了新篇章,河套優質農產走向了全國、走向世界。“天賦河套”品牌打響了巴彥淖爾優質農產品的綠色生態金招牌,讓我市現代農牧業跑出了加速度。
兩年來,我市著力打造“天賦河套”“航母艦隊”,圍繞六大優勢特色產業,系統推進全產業供應鏈輸出、全過程標準化追溯、全區域品牌化運營、全覆蓋互聯網商務、全方位云倉儲物流、全品類市場化營銷、全領域大數據共享七大體系建設。制定了“天賦河套”團體標準93項、綠色有機標準183項,所有授權使用“天賦河套”品牌的生產經營主體必須用標準規范農畜產品生產過程,確保農畜產品安全優質,實現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有標可依、產品有標可檢、執法有標可判的目標。全市有 157家企業入駐國家農產品追溯平臺,實現上市農畜產品“一箱一碼、一品一碼”全程可追溯,“天賦河套”這塊嶄新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在“天賦河套”帶動下,全市農副產品注冊商標1996件,其中馳名商標7件、著名商標65件、知名商標131件;河套巴美肉羊、向日葵、枸杞、西甜瓜、番茄、肉蓯蓉等16個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累計認證“三品一標”企業104家,產品341個。同時,依托“天賦河套”,切實加快巴彥淖爾農高區創建,現農高區核心區有高新技術企業10家,引領形成以各龍頭企業為代表的肉羊、小麥、向日葵、生物育種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農高區產值達到105億元。12家企業53款產品獲得授權,產品溢價達21.7%,帶動全市優質農產整體溢價8%。農高區已成為巴彥淖爾市及周邊地區現代農牧業發展的“示范園”。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有理由相信,乘著“天賦河套”的東風,巴彥淖爾全力建設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服務輸出基地之路一定將越走越寬,“天賦河套”優質農畜產品一定會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讓天賦河套、世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