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云院長應邀參加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論壇”成都啟動周并做主題演講
導語
農業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和價值轉化離不開品牌化賦能。2025“世界糧食論壇”上,胡曉云院長提出“文化輕敘事” 與 “輕逸美學”的新時代品牌策略和方法論,探索農業文化遺產品牌在新消費語境下的發展方向,力求鏈接年輕消費者,提升品牌價值,開啟農業文化遺產品牌建設新征程 。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品牌化“文化輕敘事”與“輕逸美學”品牌締造
2025年3月23-26日,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拼多多)、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共同發起的“中國糧食體系數字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研究”項目支持下,2025“世界糧食論壇”成都啟動周在中國-歐洲中心召開。
活動分四個部分展開。第一部分“中國農業精品品牌之夜”,第二部分“國際智慧農研專題對話”,第三部分“世界青年農業創新與發展研討會:農業文化遺產與韌性人居”,第四部分“農業文化遺產品牌建設與推廣研討會”。
在“農業文化遺產品牌建設與推廣研討會”環節,胡曉云院長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品牌化 ‘文化輕敘事’與‘輕逸美學’品牌締造”為題,做了相關觀點、課題探索等分享。
胡曉云院長在現場作主題報告演講
胡曉云院長認為,作為二十年來,與各地政府/協會/企業共同打造了200余個農業品牌的團隊,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農業文化遺產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重要財富,更是全人類與自然共生共榮、可持續發展的金鑰匙,是保護人類生態環境、人地和諧發展的關鍵抓手,是打造農業品牌、促進產業興旺、實現鄉村振興的核心價值。
她給國內外與會代表分享了“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2005-2025)”二十年來保護與發展的模式。
胡曉云院長也介紹了2023年11月11日,浙江仙居古楊梅群復合種養系統獲得“全球農業重要文化遺產”以后,借助政府推動、專業團隊運營,打造“神仙大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在保護該種養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的同時,如何進行品牌運營、產品開發、消費鏈接的案例。
發言中,胡曉云院長著重提出,要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為核心價值,實現【文化輕敘事】,締造【輕逸美學】品牌的主張。
她提出,在當下與未來的新消費語境下,農業文化遺產的品牌締造策略,應當是利用“文化輕敘事”,締造“輕逸美學”品牌,提升價值感知,挖掘需求空間。
她詳細解釋了提出的“文化輕敘事”的概念及其敘事特征,“輕逸美學”的概念及其品牌美學特征,并介紹了利用“文化輕敘事”,締造“輕逸美學”品牌的具體策略與方法,從團隊之前規劃設計與執行的眾多案例出發,介紹如何從“文化厚重”到“場景化表達”,如“茶境”的六度空間結構形成與表達:
介紹了塑造具有療愈價值的【茶境】及其“輕逸美學”品牌的基本方法論:尋找原型;神話輕敘事;文脈現代化;改變消費認知等。
“徑山茶”品牌形象片
“西湖龍井”品牌形象片
闡述了“文化輕敘事”與“療愈價值”激發的策略執行及其程序:定義核心情緒價值,建立情感錨點;產品設計與體驗的情緒化表達;內容營銷:用故事喚醒情感共鳴;場景化體驗:從喝茶、消費產品到“情緒療愈”;社交貨幣:讓品牌產品成為情緒表達載體;建立情緒數據庫,以數據驅動情緒洞察;關鍵執行原則等。
并期待,團隊為“阿魯克牛肉”做的基于“文化輕敘事”的“輕逸美學”品牌設計,基于科學品牌生態建構的“貴州臺江品牌生態”能夠得到持續的品牌傳播與效能產生。
最后,她指出,新消費語境下農業文化遺產的品牌締造方向,利用“文化輕敘事”,締造“輕逸美學”品牌,如此,才能鏈接年輕消費者,實現“年輕化敘事”,獲得未來科學有效的品牌生態,提升品牌價值,此事任重道遠,希望大家一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