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文脈價值,提升品牌溢價——胡曉云院長受邀出席“首屆國際品牌文化創新論壇”,并作主旨演講
2018年11月17日,由中國美術學院主辦,以“超快現象與品牌傳播”、“傳統文化與品牌塑造”為主題的首屆國際品牌文化創新論壇,在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開幕,論壇為期2天,有30余位國內外品牌戰略領域研究學者、國內外知名品牌創意專家、文創產業發掘者參與演講與分享。作為國內知名的品牌戰略專家,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院長胡曉云,受邀出席論壇,并作題為“發現文脈價值,提升品牌溢價”的主旨演講。
胡曉云院長的演講重點闡述了在品牌塑造的過程中,如何發現、挖掘、繼承、改造、創新文脈價值,并借助現代傳播方式傳播文脈價值,以文脈為品牌的價值核心,進行品牌塑造,創造品牌價值,提升品牌溢價。胡院長為現場聽眾們辨析了“文脈”、“文脈主義”、“文脈品牌”、“品牌文脈”的內涵與區別,闡述了品牌構筑程序,以及文脈對品牌創造的作用程序。從2004年起,胡院長及其團隊就著手開展農業品牌塑造方面的研究,本次論壇上胡院長將其團隊主創的重慶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武功縣獼猴桃產業品牌、戶縣葡萄產業品牌、武當道茶品牌等知名案例一一剖析、展示給各位聽眾。最后,胡院長提出了她創立的關于農產品品牌的品牌傳播模型,在該模型中,她將品牌傳播中的品牌比擬為一架與消費者共存共榮的戰斗機,品牌方通過以文脈傳播為主軸的符號傳播、場景體驗傳播、媒體互聯傳播、產品消費體驗傳播等傳播方式,與消費者共存共榮,飛翔在競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