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獻詞丨2022:走向更廣闊的大地
2022:走向更廣闊的大地
轉眼,又到年尾歲末。
2021年,過得格外的快,甚至來不及回望。
依稀去年今日,提筆寫下“堅守,在諸多不確定性之中”的新年獻詞標題,猶記當時心境,從容淡定。
只因,我們相信理論研究的價值,相信根植于這片土地、根植于“大國小農”特殊國情的農業品牌理論,有其獨特的適用性。
只因,我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們深知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無論是原鄉人、歸鄉人、新鄉人還是旅鄉人,他們最深刻的需求。
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這是我們共同的座右銘。于是,無數個清晨與深夜,身體和思想,總有一個在路上。無論走了多久、多遠、多長的路,我們從沒有忘記,為什么出發;我們依然堅守初心,砥礪前行:
2021年,基于數十年的品牌研究與教學、十五年來的農業品牌研究與實踐探索,我們出版了國內第一本農業品牌系統性理論專著《中國農業品牌論》。
2021年,我們完成了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課題“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的品牌化”研究,出版了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化典型案例研究著作《價值升維》,相關理論性專著《原型?文脈?現代化》將于2022年上半年出版,“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形象館”已經上線。 2021年,我們完成了國家知識產權局課題“茶葉類區域公共品牌申請審查”研究,為實現拓展集體商標注冊,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探索可行路徑。 2021年,我們完成了中央電視臺“品牌強國工程”課題的品牌發展案例研究,完成了浙江省供銷社“十四五”發展規劃、常州市供銷社“十四五”發展規劃,完成了“浙江省鄉村品牌數字化研究”等一系列相關課題。 2021年,我們持續與中國茶葉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發表了第十二個《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報告》、第十一個《中國茶葉企業產品品牌價值評估報告》;我們成立了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茶葉品牌建設專業委員會,讓茶文化為茶品牌賦能,以茶品牌傳播茶文化。 2021年,我們持續與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合作,完成了第七個年度的“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專項評估研究,同時開展了針對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中國果品自主品牌的品牌聲譽評價研究。 2021年,我們協助云南省農業農村廳、江西省農業農村廳、常州市農業農村局等各地政府部門,完成了各地農產品品牌評選評價、品牌目錄產品遴選等工作,為支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提供評價標準和決策參考。 2021年,我們依然秉持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求是創新”理念,行走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我們看到了,品牌戰略、生態文明、命運共同體、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國家戰略,之于每一個生命個體所蘊含的意味和它們之間的內在邏輯。 2021年,我們完成“麗水山耕”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第二個品牌戰略規劃,以及基于產業品牌集群的全域品牌“美域藍田”;我們持續推進“鄉村品牌化”研究與實踐探索,開啟了衢州鄉村品牌化課題;我們開展“中國‘香村振興’品牌化”專題研究,與“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國家戰略,實現更具現實價值的同頻共振。 2021年,由于疫情滯留不去,我們也深感遺憾:精心籌辦數月的“農業品牌運營管理閉門會”取消了,與中央電視臺合作主辦的“中國農業品牌百縣大會”延期了,一系列的品牌培訓和研究成果發布也延期或者轉移到了云端...... 然而,走過伏案疾書、跋山涉水的春夏秋冬,我們依然可以說,我們從未懈怠。這依然是,我們足以自豪的一年。 感恩2021所有的遇見,祝福2022所有的未來。 2022,我們必將,走向更廣闊的大地。 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探索,一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