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為橋 助力脫貧攻堅
導語
近日,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確保各項財政扶貧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實處,財政部發出通知,就進一步加強扶貧資金監管作出部署、提出明確要求。與此同時,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部署,經國務院同意,定于2020年至2021年年初開展國家脫貧攻堅普查。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標志性工程和底線任務。“食為政先,農為邦本”,促進農業脫貧是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步驟。我院胡曉云院長于2015年提出“以品牌為核心,實行整合扶貧”的觀點。通過品牌搭建橋梁,實現價值轉換和農業轉型升級,實現精準高效扶貧。
通過品牌搭建橋梁
實現價值轉換和農業轉型升級
農業能夠發展起來,在擁有優質的綠色產品同時,還要有優秀的產品品牌。這是中央提出的綠色興農、質量興農、品牌興農的一個重要方面。
光有質量,光有綠色,沒有品牌的話,質量跟綠色就難以轉換成經濟價值,更難以轉換成農民的收入,要通過品牌這個橋梁實現。要通過品牌把質量、綠色轉變為現實的經濟價值,為農民增收、為農業增效、為農村增綠,搭建好一個橋梁,實現價值轉換,實現農業轉型升級。
積極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
助力脫貧攻堅和農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要求,到2020年,創建并認定300個左右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打造一批“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特色農產品品牌。
要將品牌建設作為特優區建設與升級的重要抓手,借助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打造一批區域特色鮮明、市場競爭力強的特色農業品牌,提升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美譽度。準確定位品牌發展策略,加快品牌培育、發展、營銷,構建支持評價體系,完善監管保護機制,積極培育區域公用品牌,鼓勵發展企業品牌,精心打造產品品牌,提升我國特色農產品的產品優勢、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促進特色產業轉型升級。
農業品牌是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的重要舉措,是讓“綠水青山”“冰天雪地”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重要途徑,也是當前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農產品消費需求、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