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在麗水召開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示范座談會
導語
5月26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在麗水召開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示范座談會,總結交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的典型經驗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示范工作,加快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早在2014年“麗水山耕”區域公用品牌創建時,浙江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探索實踐就已經展開了。2019年1月,麗水成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由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續農業品牌研究院院長胡曉云主持規劃的“麗水山耕”是全國首個覆蓋全品類、全區域、全產業鏈的地市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生態產品溢價達到30%,年銷售額達108億元。麗水還積極打響“麗水山居”“麗水山景”“麗水山泉”等“山”字系區域公用品牌,全方位、多渠道探索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有效路徑,通過打造特色鮮明的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加強品牌培育和保護,來提升生態產品溢價。
5月26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在麗水召開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示范座談會,來自全國各地共200多名嘉賓齊聚麗水,共赴一場矚目的盛會!
5月25日至26日,國家發改委在浙江麗水召開全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示范現場會,來自國家發改委、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發改委,部分重點地區政府、央企,浙江省政府及省內設區市發改委等共200多名嘉賓齊聚麗水,總結交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的典型經驗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階段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示范工作,加快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如何將綠水青山源源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會上,浙江省麗水市、江西省撫州市、湖南省岳陽市、福建省南平市、陜西省安康市圍繞這一話題,分別進行交流。麗水重點介紹了在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過程中的亮點特色、經驗成果。
作為本次大會的重要議程之一,5月26日下午,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專家研討會在麗水召開,國際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政府部門、央企有關領導等匯聚一堂,總結交流國內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的典型經驗做法,研究分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創新方向。值得關注的是,本次研討會的嘉賓陣容強大,可以說是國內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領域的頂尖學術盛會。
2019年1月,麗水成為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經過多年努力,麗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已成為撬動各領域改革的引領性工程,成為麗水改革創新的“金字招牌”。
2019年8月,《麗水市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技術辦法(試行)》出臺,這是全國首個市級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技術辦法。隨后,麗水同步開展了市、縣、鄉(鎮)、村四級GEP核算。
麗水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達到81.7%,創成了全國第一個“中國天然氧吧城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已連續17年位居全省第一。這些“無形”的綠水青山,得到了“有價”衡量,不信你看——
目前,麗水已培育發展“兩山公司”173家。國家電投集團、杭州宏逸投資集團通過相應項目,向縉云大洋鎮和青田小舟山鄉的“兩山公司”,分別支付279.28萬元和300萬元用于購買項目所在區域的調節服務類優質生態產品。
麗水金融機構創新推出“生態貸”“GEP貸”,實現GEP可質押、可變現、可融資。到2021年4月,麗水發放各類“生態貸”的余額超200億元。
麗水積極打響“麗水山耕”“麗水山居”“麗水山景”“麗水山泉”等“山”字系品牌。“麗水山耕”是全國首個覆蓋全品類、全區域、全產業鏈的地市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生態產品溢價達到30%,年銷售額達108億元。“麗水山居”推行“生態價”,將清新空氣、優美環境等生態要素納入民宿定價范圍,實現生態產品“明碼標價”,蓮都下南山古村落開發成為全國樣板。
九龍濕地出現“熒光海”奇觀、遂昌金礦蝶變為“黃金之旅”、景寧爐西峽“華東第一峽”美名遠揚……建成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23個,打造甌江山水詩路黃金旅游帶,越來越多的“麗水山景”成為網紅打卡點。而同為山系品牌的“麗水山泉”,首次亮相就激起水產業發展的千層浪。
這些探索,充分顯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科學論斷,也引發了綠色發展的“聚集效應”。
座談會上,麗水的分享贏得了陣陣掌聲,參會人員紛紛表示,麗水在開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境界上蹚出了新路。